我在中石化 01:我们是子弟

下属于中石化的金陵石化炼油厂,又称为南京炼油厂。这座位于长江南岸,栖霞山脚下的大型炼油厂从1958年开始投建,因此,最早的一批建设者被工厂的老一辈人称为:“老五八”。

这些老一辈的建设者,当年却大多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中很大一批人来自东北老工业基地。此外,还有军队的转业、复员的军人,全国各石油院校、石油大学、工业大学等院校的毕业生,招工的老南京人,以及征地的原住民。天南地北,操着不同乡音的建设者,无论乡关何处,从此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

石油炼制的塔罐树立起来,建设者们的小日子也要过起来。于是,南京炼油厂里就有了一群工厂里出生,工厂里长大的孩子们。虽然,我们这些孩子大多生在南京,可是,我们的父辈却来自天南海北。在我们的口音里几乎都淡化了父辈们的乡音,却也没有染上本乡本土的方言。在炼厂,我们说着略染父辈乡音的普通话。工厂里的老一辈说起我们都说——我们是子弟。

工厂地处城郊,四周被乡村包围,远离了南京城里的繁华、喧闹。虽然,炼厂人拥有南京城市户口,他们在生活里却有着与南京城里人不太相同的生活气息。因此,很多工厂子弟身上也带着不同于南京城里孩子的特性。 曾经的厂子弟们对生养他们的工厂有一种做“小主人”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们对这个工厂既感到自豪,也颇为自满。从小到大厂子弟们享受着炼厂子弟的种种待遇,甚至大家使用的稿纸、信纸、信封、钢笔乃至书包都打着南京炼油厂的印记。不知不觉在厂子弟的身上也好像打下了“南炼”的印记。甚至他们的身上会带有某些‘南炼子弟’的共有的特性:对外面的世界怀有幻想,对他们的工厂又怀着眷念;对平淡、重复的生活感到不同程度的不满足,又为这种生活的安逸、舒适沾沾自喜;略带一些封闭的小地方长大,见识上的小小的自卑,又带着一种还是封闭的小地方长大的夜郎自大。炼厂的子弟们有着完全不同于南京城里孩子的成长经历,其实说起来,我们不能算是真正的南京人,我们是南京炼油厂人。

工厂的扩张蚕食着周围的乡村,炼厂人在这片曾经是荒郊的土地上建起了一座石油城。厂子弟们也伴随着工厂的发展一起成长。这个58年建厂的大型国营企业,一切从无到有,渐渐发展、衍生出非常全备的职能,一个工厂就是一个小社会。企业下辖有:厂子弟幼儿园、子弟小学、子弟中学、技工学校、职工教培学校、医院、商店、理发店、食堂、经济警队、运输大队、印刷厂、工作服厂、冷饮厂、汽水厂、……。可以这样说:生产需要什么,企业就会建设什么,职工的生活需要什么,企业也会增添什么。

随着企业的发展,厂里不断建设起各种各样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的设施。厂工会下辖有:电影院、游泳池、图书馆、阅览室、舞厅、运动场、游戏厅……。厂子弟们也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些设施的受益者。

每到节日假期,工厂的子弟们喜欢三、五成群聚集到炼厂的工会。这里有乒乓球场、篮球场、图书馆、阅览室……。工会还曾经办有一个供子弟们玩乐的游戏厅,工会里很多游乐设施都是免费开放的,只有这个游戏厅,每个游戏币要5 分钱,吞了不少贪玩的厂子弟们的零花钱。

遇有重大的节日,工会还会举办游园会,有很多游戏项目,很热闹,深受厂子弟们的喜爱。工会的电影院,票价也十分便宜。节假日,孩子们会拿着父母们发放的一打子电影票,去看免费的电影。

当年,炼厂的工会还曾建有一个旱冰场。每到星期、礼拜炼厂的少男、少女们在场上一圈圈滑着旱冰。有时,一双少年人还会相携着手一起溜上一圈。之后,挥手告别,再无瓜葛……。

夏季,厂工会的游泳池,每天下午两点到四点是学生专场。工厂里的子弟们只要花上两毛钱,就可以在被太阳照射得温乎的泳池里消磨一个下午。

我上中学的时候,厂生活区里建起一小方公园,公园选址建在厂子弟学校正对面。因此,建成后它不仅是炼厂职工晚饭后消磨时光的好去处,也几乎成了炼厂学生们的后花园。公园依着原有的一个野池塘和一座小山建成,园里的景致布局颇有些苏州园林的风致。小亭、回廊、石舫、横穿过池塘的九曲桥错落有致。春日春花繁盛,夏日荷叶田田,在九曲桥上还可以喂食游动在水中的锦鲤。往昔的岁月里,炼厂子弟学校的同学们常会相约到此,游园赏景、徜徉在花海长廊间,荡舟池塘之上……。

曾经,炼厂号称万人大厂,一些和企业生产离题万里的单位也归属于企业。工厂的子弟有需要就如同厂里的职工有需要。因此,工厂很多部门会为厂子弟们提供服务和帮助。厂食堂长年为子弟供应价格优惠的课间餐。子弟们的练习簿由工厂的印刷厂供应。校运会等学校重要活动,厂领导会来校讲话,厂汽水厂会送来大量的汽水,有的校庆演出就用厂工会的礼堂。大的节庆,厂工会为学生放包场电影,有一年儿童节,厂里还为子弟们请来了儿童剧团。学校每年的春游、秋游,厂客车队会派来长长的一队车辆,送子弟们进城游玩……。

工厂里有独立的电视台、印刷厂、还有内部发行的刊物,丰富着职工的文化生活。八十年代中期,炼厂职工家家户户都装有闭路电视,可以收看厂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当年,每到周末和休息日,每一户炼厂人家都会把频道调到自家厂里的电视台,收看只在工厂内部播放的,连南京城里人都收看不到的港台剧、纪录片、外国片……。这些影视节目,常常成为我和我的同学们课间谈论的话题。

炼厂的子弟生活的圈子相同,连他们成长中摄取了的精神食粮都 有一些相似之处。至于,他们长大成人之后走向类似的人生轨迹,也就不足为奇了。中考、高考看似一次次的被选拔、分流,到最后,大多数子弟却都走进工厂,成为炼厂的员工,真是殊途而同归。

我受教育的履历,每一步都打上了炼厂子弟的印记。炼厂子弟幼儿园,炼厂子弟小学,炼厂子弟中学。高中毕业后,我就读的炼厂的技工学校。虽然,它不算是厂子弟的技工学校,但是,工厂子弟中学初中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在中考后进入炼厂的技工学校。高中部,每年都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学生考上本科或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中的一大部分也会进入厂技工学校。因此,每一届炼厂技校招生,厂子弟都会占据大半名额,就连他们的入学分数线也比南京城里的考生低很多。

中考后,很大一批工厂的子弟会选择上厂办的技校。当年,厂技工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全部分配进厂。因而,进技校对不想继续读高中的子弟是个不错的选择。

尽管历界炼厂子弟中学高中部高考的录取率并不高,每年还是有一批子弟选择上高中,他们中大多数人在高考后大学梦碎,考进炼厂办的技工学校高中班。

而那些在高考中考上本科或者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他们是厂子弟中的佼佼者,堪谓凤毛麟角,他们中的大多数仍会选择和化工有关的专业,毕业后分配进厂,成为厂里技术人员。

至于某些在一次次考试中,技工学校也没有考上的学生,也会有职业培训,招工或者顶职。真是殊途同归,进工厂是那个时代大部分工厂子弟的命运。

当年,我的母亲在抚顺石油学校的招生考场上动情的写道: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那时,可能连她都无法想到,就是这一张试卷,不仅决定了她的人生方向,连她的女儿的人生也好像成为了命定。

“你在中石化,你们全家都在中石化”。

记不得是哪一个外国人说起那个时代的中国:

“连工人都是世袭的。”

这样的事在炼厂的确曾经有过。

伴随着新的世纪开始,炼厂这个在四十多年的发展中,不断膨胀、扩张,号称有上万名职工的大型国企,开始剥离掉大量与生产不相关联的部门,曾经在企业办社会过程中衍生出来单位,一一与母体厂分离。炼厂的厂子弟幼儿园、子弟小学、中学纷纷摘去了炼厂子弟的牌子,划归地方。炼厂的技工学校,从上世纪末毕业生不再分配进厂。之后,停办了。职工子女更是没有招工进厂、顶职这一说了。

现在,这个工厂只管理它的员工,再也不用去管职工的子女这档事了。老员工们退出工作岗位,现在,年轻一代职工的子女没有哪位还认为他们是炼厂的子弟。

“我们是子弟”,这已经是历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