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梁啟超先生《李鴻章傳》有感

對李鴻章的認知分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讀書的時候。接受的完全是書本上的知識,認為李鴻章是大賣國賊,是民族罪人。

第二階段是最近十幾年。逐漸認識到李鴻章雖然位高權重,但不過是朝廷的一個官員。國家大事最終不是他決定。李鴻章能夠在國貧民弱、混沌愚昧的環境中周旋於列強之間。實在是有功於國家,有功於社稷。

第三階段是最近一兩年。隨著對李鴻章經歷的瞭解加深。對他的理解也更豐富。李鴻章是晚清具有遠見卓識才幹突出的人。但是卻不是有著經天緯地才能的人。他的成就雖然受到當時的大環境的限制。但是就算換一個時代,他也不一定能夠取得曠世奇功。

讀梁啟超先生《李鴻章傳》有感

梁啟超《李鴻章傳》

綜合的看來。晚清之所以沒有產生帶領國家走出泥潭的人,究其原因是閉關鎖國政策和教育體制造成。以至於國家無人才可用,也沒有眼界開闊的人帶領國家走出當時的困境。像李鴻章張之洞還有我看不起的康有為。雖然在當時是整個國家最傑出的人才。但是他們的眼界侷限性決定了他們只能是晚清國家的裱糊匠。

讀梁啟超先生《李鴻章傳》有感

走向共和 劇照

客觀的講,列強的進入、洋務運動、公派留學、新文化運動等等這些事件,是花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長達幾十年,甚至接近百年)使中國人的思想、思維、觀念、認知能力與時代真正接軌,從而產生了毛澤東、鄧小平、蔣介石、周恩來等一大批有歷史和世界眼光的人才。才使中國重新走向了世界舞臺。

所以改革和開放才是一個國家永葆生機,永續發展力和充滿活力的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