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心“小能手”,細數孩子無意間的舉動,寶媽再辛苦也覺得暖心

老話說:“一孕傻三年”,不是孕媽懷孕後智商變低,而是孕媽懷孕生子的這三年裡,一門心思地把精力投入到養育孩子的身上,沒有考慮別的事情,時常健忘,加上日夜照顧孩子引起身體疲勞,所以才有的一孕傻三年這一說法。

寶媽照顧孩子固然辛苦,但是當孩子開始懂事,開始能自理,甚至能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瞬間感覺再辛苦也值得。

貼心“小能手”,細數孩子無意間的舉動,寶媽再辛苦也覺得暖心

家務“小能手”,細數孩子無意間的小舉動,寶媽再辛苦也覺得溫暖

小慧的女兒今年5歲了,在幼兒園上中班,乖巧懂事,還是個貼心“小能手”。

小慧說,前幾天女兒所做的小舉動讓她感覺很溫暖,當時下班回家,“小月假”來臨腹部疼痛,痛得只好躺在沙發上打滾,女兒見狀連忙地跑去衝了一杯紅糖水端到她面前說:“媽媽,你快喝,喝了就好了”。小慧很感動,瞬間覺得女兒長大了,覺得很欣慰。

貼心“小能手”,細數孩子無意間的舉動,寶媽再辛苦也覺得暖心

今年我家小寶也有3歲了,是個特別淘氣的孩子,怎麼管教都不聽,每天在椅子上、桌子上、沙發上等地方上串下跳的,常常把剛整理好的玩具亂撒一地,喜歡把紙張撕成小碎片往窗外撒說是在下雪。

常常氣得我牙癢癢,這個孩子打罵沒用,從小被長輩慣壞了,加上孩子精力旺盛,大人不是他的對手。對他的管教不能強硬,只能溫柔以待,慢慢感化。

小寶雖然淘氣,但也算懂事。他懂得一些生活自理能力,在家能自已吃飯,不用人喂,吃完飯還會幫助收拾餐桌上的碗筷,平時能自己上廁所,渴了也能自己找水喝,偶爾還會幫我拿東西。現在,他能幫助我做很多家務,是個家務的“小能手”,沒有再讓我像從前那樣操心了,覺得之前一切的辛苦付出很值。

貼心“小能手”,細數孩子無意間的舉動,寶媽再辛苦也覺得暖心

結語: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健全的人格,都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所以我們在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的時候,我們也需要培養孩子學會生活自理,學會吃苦耐勞。

我們怎樣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呢?

1.培養孩子生活自理

父母要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對自己的事情負責,要學會獨立完成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比如獨立穿衣、吃飯、洗漱、打掃自己的臥室,整理自己的物品等。在學習上,獨立完成作業,學會獨立思考問題,學會自己做選擇。一定程度上父母要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這樣孩子才能有主見,併為以後的成功打下基礎。

貼心“小能手”,細數孩子無意間的舉動,寶媽再辛苦也覺得暖心

2.有意識地佈置任務

在生活中,父母可以故意佈置一些任務,讓孩子去完成。如果孩子完成了適當的家務,勞動,如打掃衛生,清理房間等,可以給予其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以調動孩子做家務的積極性,此外父母也可以帶孩子參加社會實踐、農村生活體驗、夏令營、與農村孩子交朋友等形式的活動。

3.要與孩子共同吃苦

培養孩子吃苦,首先家長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給孩子樹立吃苦的榜樣。平時家長可以與孩子參加晨跑,參加體育活動,比如一起打籃球、一起爬山等。遇到不可口的飯菜,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難吃,吃不了就倒掉等話語,而是告訴孩子即便不好吃,也不要浪費,告訴孩子生活中不是每頓飯都能符合胃口,就當是一次鍛鍊自己的機會,家長能做到,相信孩子也會努力去做到。

貼心“小能手”,細數孩子無意間的舉動,寶媽再辛苦也覺得暖心

4.培養孩子的團隊責任感

父母要培養孩子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團隊責任感,有能和大家一起在任何困難的環境下生活的意識。在集體活動中,孩子通過與他人之間的溝通、信任、合作和承擔責任,為團隊協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古代教育家孟子曾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和承擔大事,就必須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對於沒有吃苦耐勞精神的人很難在社會上立足,並且很快會被社會淘汰。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一定在把孩子培養成吃苦耐勞的精神,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孩子成為一個敢於進取,敢於拼搏的人。

貼心“小能手”,細數孩子無意間的舉動,寶媽再辛苦也覺得暖心

今日話題:孩子做了最令你感動的事情是什麼?

我是叮噹媽媽,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一些育兒小知識。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