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6.9的人,用與不用降糖藥,1-3年後的結果大不同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

張先生體檢發現空腹血糖6.9mmol/L,在醫生的建議下又做了多次檢測,結果顯示空腹血糖處於6.5-7.5mmol/L之間,餐後2小時血糖處於10.0-11.0mmol/L之間,按照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已經可以診斷為早期糖尿病了。在要不要用降糖藥之間,張先生猶豫再三後。聽從醫生的建議開始服用降糖藥。他做出這樣決定的原因是什麼呢?


空腹血糖6.9的人,用與不用降糖藥,1-3年後的結果大不同

張先生:像我這樣剛剛發現了糖尿病,血糖不是很高的情況需要馬上服用降糖藥嗎?

醫生:這是所有發現糖尿病人都會問到的問題,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在糖尿病早期即採取強化控制血糖的措施,對日後良好控制血糖非常有利,甚至可以達到用藥一段時間後即使停藥血糖也能維持在目標水平臨床治癒效果,因此建議早期用藥。

張先生:不想用藥,“管住嘴邁開腿”可以嗎?

醫生 :可以嘗試,但並非最佳的方法。對血糖高或有糖尿病的人來說,控制好血糖只是干預治療的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有兩個方面:一是盡最大的努力保護修復受損的胰島細胞,二是儘可能縮短高血糖顯露時間,減少對血管的侵蝕性損害,要知道機體對高血糖存在記憶效應。

張先生:什麼是高血糖記憶效應?

醫生:高血糖發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自身胰島細胞受損不能分泌出足夠的胰島素,二是機體對分泌出的胰島素利用率下降,即通常所說的胰島素抵抗,在高血糖及糖尿病的早期以後者更為多見。在胰島素抵抗存在的情況下,胰島細胞受到高血糖的刺激會加倍分泌胰島素,希望能通過增加胰島素分泌量來提高其利用率,長此以往胰島細胞會因為超負荷分泌而受損甚至凋亡,高血糖的發生將從胰島素利用率下降為主導轉為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因,而胰島細胞一旦受損凋亡將是不可逆的,使得控制血糖的難度加大。

空腹血糖6.9的人,用與不用降糖藥,1-3年後的結果大不同

更為重要的是,胰島細胞對高血糖在一定時期內具有記憶效應,如果高血糖的情況不能得到迅速改善,胰島細胞強制性增加胰島素分泌的情況將持續存在很長時間,就增加了胰島細胞受損的機會。此外,如果高血糖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控制,高血糖暴露時間較長,血管內皮可因高血糖的侵蝕而受損開啟粥樣硬化病變的進程,這一進程一旦啟動只能阻止與延緩而難以逆轉。

因此即便是在糖尿病早期,迅速將血糖控制達標的獲益遠比緩慢控制血糖獲益更大。”管住嘴、邁開腿“確實可以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也是今後需要長期堅持的基礎措施,但它不能快速改變胰島細胞的受損,且因為每天飲食種類數量的差異與運動量大小的不同,容易導致血糖的波動,在儘快消除高血糖記憶效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張先生:是不是一旦用了降糖藥就不能停了?

醫生:上面已經說到了,糖尿病早期及時服用降糖藥更主要的目的是消除高血糖記憶效應,簡單地說其實是更好地保護胰島素細胞,相比於胰島細胞不斷受損凋亡,保存與修復的胰島細胞越多,未來自身控制血糖的能力越強,因此並不是所有人服用了降糖藥後即不能停用。有研究顯示:部分早期糖尿病在採用降糖藥強化控制血糖6-12個月,胰島細胞分泌功能可恢復接近正常水平,在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基礎上停用降糖藥的未來數年、十數年內血糖可穩定保持在正常水平,反之大多數人會在1-3年後出現不服用降糖藥,血糖便難以控制的結果。

空腹血糖6.9的人,用與不用降糖藥,1-3年後的結果大不同

張先生:用點什麼樣的降糖藥好呢?

醫生:早期糖尿病可以選用抑制胃腸對葡萄糖吸收或是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提高機體對血糖利用率的降糖藥,避免使用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的降糖藥,主要目的是穩定血糖少波動,儘快消除機體的高血糖記憶效應,這一點非常關鍵,希望更多的人能瞭解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在糖尿病早期取得最大的獲益而受益終生

張先生:我明白了,我決定聽從您的建議開始服用降糖藥,謝謝您!

推薦閱讀

十年前處於糖尿病前期,如今仍然沒得上糖尿病,他是如何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