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知多少

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最小的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在我國稱為辰星,有著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軌道偏心率。它每87.968個地球日繞行太陽一週,而每公轉2.01周同時也自轉3圈。

水星知多少

水星3D渲染

水星是一顆類地行星,由於其非常靠近太陽,所以只會出現在凌晨稱為辰星,或是黃昏出現作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則在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

水星是太陽系內與地球相似的4顆類地行星之一,有著與地球一樣的岩石個體。它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在赤道的半徑是2,439.7公里。

水星由大約70%的金屬和30%的硅酸鹽材料組成,水星的密度是5.427克/cm³,在太陽系中是第二高的,僅次於地球的5.515克/cm³。如果不考慮重力壓縮對物質密度的影響,水星物質的密度將是最高的——未經重力壓縮的水星物質密度是5.3克/cm³,相較之下的地球物質只有4.4克/cm³。

水星知多少

水星外形空間背景

美國發射的“水手10號”在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探測了水星,並向地面發回5000多張照片,為我們瞭解水星提供了珍貴的信息。從照片上我們看出,水星的外貌酷似月球,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環形山,還有輻射紋、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

水星知多少

水星表面圖

水星是太陽系中密度第二高的行星,僅次於地球,水星含鐵的百分率超過任何其他已知的星系行星。

水星外貌如月球,內部卻很像地球,也分為殼、幔、核三層。水星的半徑為2439公里,是地球半徑的38.2%,18個水星合併起來才抵得上一個地球的大小。質量為3.33×10²⁶克,為地球質量的5.58%,平均密度為 5.433克/cm³,略低於地球的平均密度。

水星知多少

水星內部結構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金星、地球、木星、土星都有磁場,但只有水星是太陽系類地行星中除了地球之外唯一擁有顯著磁場的行星,不過儘管如此,它的磁場強度也僅有地球的1%不到。對於一顆行星來說,磁場的有無絕非小事,就拿地球磁場來說,它構成了地球上生命的保護傘,幫助抵擋有害的太陽射線和其它宇宙射線,從而造就了生命的樂園。所羅門博士將地球磁場稱作“我們的輻射保護傘”,如果沒有地球磁場,地球上的生命將很難出現和演化。

水星知多少

水星

水星的大氣非常少,主要成份為氦(42%)、鈉(氣體)(42%)和氧(15%),而且在白天氣溫非常高,平均地表溫度為179℃,最高為427℃,最低為零下173℃,因此水星上看來不可能存在水;但1991年科學家在水星的北極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亮點,造成這個亮點的可能是在地表或地下的冰。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水星獲得了幾個"最" 的記錄:離太陽最近、軌道速度最快、表面溫差最大、衛星最少、時間最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