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住鄉愁的延吉

文明古樸的民俗城

朝鮮族民俗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代表之一。時至今日,她的古老性和完整性仍為世人所震撼,她的原汁原味原生態也是當今世界上不多見的。

記得住鄉愁的延吉

源遠流長的朝鮮族文化、風情濃郁的朝鮮族民俗,使延吉充溢著朝鮮族民族風情,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記得住鄉愁的延吉

延吉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秀美的自然環境孕育了朝鮮族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在延吉,你看那一座座散落於山腳下、稻田邊古色古香的朝鮮族民居,似乎在詮釋著一個民族的淳樸與神秘;你看那朝鮮族姑娘們五彩繽紛的節日盛裝,又似乎在彰顯著一個民族的華麗與渴望!既傳統又現代,既淳樸又華麗,朝鮮族民風民俗以其不可複製的個性,令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耳目一新,久久不願離去……

民居特色——茅舍大炕,盆盆罐罐

傳統的朝鮮族住宅分為瓦房和草房兩大類。草房屋頂呈圓蓋形,瓦房為大屋頂,日常居住多為草房。草房茅舍便於建造,既實惠又實用,且不耗費過多資財,捨棄也不必吝惜。以火爐取暖是朝鮮族房屋的一個顯著特點。朝鮮族人家一進門就看見一鋪地炕,炕的面積約佔屋內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灶間狹小,生火做飯需在“半地下”進行。朝鮮族女性既勤勞,又愛乾淨,炕、拉門總是一塵不染,傢俱和日常生活用品都被整潔地擺放在靠牆一側。

記得住鄉愁的延吉

盆盆罐罐多是朝鮮族民居的一大獨特景觀。據說,在過去,再窮的人家也得有幾十、上百個盆盆罐罐,那可是平時做糕餅、醃泡菜的必備傢什兒。當你在延吉鄉村遊歷,如果看到一戶人家的院落裡擺放著如此多的瓦罐和泡菜缸,不必問了,這肯定是朝鮮族人家!如今,草房茅舍早已被整潔漂亮頗具民族特色的磚瓦房所替代,城裡的朝鮮族也早已住進了現代化的高樓大廈,但是當你走進鄉村,仍然可從掛著一長串辣椒、黃瓜或大蒜的民房上,一窺朝鮮族獨特的居住文化。

裝色尚白——“白衣同胞”“白衣民族”

朝鮮族自古以來喜愛素白色衣裳,認為白色是聖潔、吉祥的象徵,因此有著“白衣同胞”“白衣民族”之稱。在過去,穿白衣、住白房、食白米,是朝鮮族人生活習俗的自然寫照。

記得住鄉愁的延吉

記憶的星河輝映著那些難忘的歲月:一群身著素色纏裙的美麗姑娘頭頂洗衣盆,似仙女一般出現在夏日河岸邊。陽光似瀑布般灑在姑娘們黑油油的髮辮上,她們手持棒槌,敲打著衣物,一時間,搗衣聲和說笑聲此起彼伏。當夕陽染紅了天邊,姑娘們早已收拾好洗淨晾乾的衣物,踏歌而返了……(圖文來源《文化延吉》版權作品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