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紅樓夢》挑錯:75歲劉姥姥外孫板兒才7、8歲,為何說不通

劉姥姥七十五歲了,為什麼外孫板兒比六十多歲的賈母重孫賈蘭年紀還小?此事並非不重要,而是涉及了曹雪芹在《紅樓夢》故事設定上的用心。

給《紅樓夢》挑錯:75歲劉姥姥外孫板兒才7、8歲,為何說不通


[一]

(第四十回)賈母道:“老親家,你今年多大年紀了?”劉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賈母向眾人道:“這麼大年紀了,還這麼健朗。比我大好幾歲呢。我要到這麼大年紀,還不知怎麼動不得呢。”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七十五歲,賈母比她小好幾歲,不到七十。賈母的重孫子賈蘭十歲左右,巧姐兒也兩三歲。可劉姥姥的外孫板兒不過八歲左右。

古人結婚早,一般十六七歲已經成親生孩子。以劉姥姥的年紀,她女兒怕不要五十歲才合理。和王夫人差不多,兒子女兒也應該像賈珠、賈元春那樣三十左右,孫子好幾歲了。

給《紅樓夢》挑錯:75歲劉姥姥外孫板兒才7、8歲,為何說不通


當然,生兒育女靠天命,也許劉姥姥四十多歲才生女兒,她女兒生孩子也極晚,才造成板兒年紀很小說的通。比方賈敏生林黛玉三十多歲,王夫人生賈寶玉年近四十,惜春母親生她,更是四十多歲。

所以,七十多歲的劉姥姥外孫板兒,比六十多歲賈母的重孫子賈蘭還小,也不是說不通。古人生育難,孩子夭折更容易。很多人生了很多孩子都夭折,最後才老來得子也是有的。不過這種情況很少見,不是常態。

[二]

(第六回)方才所說的這小小之家,乃本地人氏,姓王,祖上曾做過小小的一個京官,昔年與鳳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認識。因貪王家的勢利,便連了宗認作侄兒……目今其祖已故,只有一個兒子,名喚王成,因家業蕭條,仍搬出城外原鄉中住去了。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兒。狗兒亦生一子,小名板兒,嫡妻劉氏,又生一女,名喚青兒……(劉姥姥說)當日你們原是和金陵王家連過宗的,二十年前,他們看承你們還好……想當初我和女兒還去過一遭。他們家的二小姐著實響快,會待人,倒不拿大。

給《紅樓夢》挑錯:75歲劉姥姥外孫板兒才7、8歲,為何說不通


從曹雪芹的敘述看,關於劉姥姥的描寫是有問題的。首先,與王家連宗的是狗兒的爺爺,與王夫人平輩。劉姥姥的親家王成與王熙鳳一輩。可劉姥姥卻說本該是王熙鳳孫輩的板兒是“侄兒”。這是一個問題。

其次,劉姥姥說二十年前帶著女兒去過當時王家,那時候王夫人還沒出嫁。要知道劉姥姥只是王成的親家,她有資格去到王家,一定是女兒成親之後才行。也就是說板兒她媽比王夫人結婚還早,年紀起碼差不多。這是第二個問題。

最後,劉姥姥還說自己女兒是“年輕媳婦”,帶著板兒去見周瑞家的時,周瑞家的還知道板兒,還說“你都長這麼大了”。這可不是二十年前見過的道理,分明只有幾年沒見。可若說周瑞見過板兒還可能。周瑞家的陪嫁王夫人進賈家後,絕不可能見過和知道板兒。這是第三個問題。

給《紅樓夢》挑錯:75歲劉姥姥外孫板兒才7、8歲,為何說不通


[三]

劉姥姥身上的描寫前後矛盾,錯亂。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其實就兩個。

第一個,曹雪芹故意寫錯輩分。

劉姥姥的女兒按照年紀最可能嫁的是王成,她是王成的丈母孃。所以才可能二十多年前帶著女兒去到王家見過未出閣的王夫人。

周瑞家的當年見過板兒,就因為那時候板兒已經出生了。劉姥姥說板兒是王熙鳳的侄兒,也是因此。

給《紅樓夢》挑錯:75歲劉姥姥外孫板兒才7、8歲,為何說不通


第二個,曹雪芹故意寫小了板兒年紀。

為了配合劉姥姥進榮國府,曹雪芹將板兒寫小了近二十歲,又矮了一輩,給他重新找了個爹王狗兒。之所以如此,也有幾個原因。

①劉姥姥來賈家打秋風,自己來的話事倍功半,帶著個孩子是早年間串親戚,打抽豐,甚至乞討的慣有伎倆。能博得他人同情。

②曹雪芹設計巧姐兒的結局是被劉姥姥收養,長大後嫁給板兒。如果板兒不與巧姐兒年紀相差不多,就沒辦法給二人搭配姻緣線。

給《紅樓夢》挑錯:75歲劉姥姥外孫板兒才7、8歲,為何說不通


所以,板兒年紀小了好多,甚至被寫得比巧姐兒小了一個輩分。

《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抄本無數。現存的版本都是集結出版,曹雪芹最後一次增刪修改的版本並不存在。以至於留了很多Bug。

綜上,七十五歲的劉姥姥外孫,比六十多歲的賈母重孫年紀還小的原因,是曹雪芹有意給劉姥姥降了一個輩分,將板兒寫小了近二十歲。雖說不影響閱讀,但聯繫前後情節細追究,確實不能說的通,這點要知道。

文|君箋雅侃紅樓

別忘了關注:君箋雅侃紅樓,動手轉發一下,沒準您的朋友也愛看,感謝讚賞。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石頭記》80回本 ;

《紅樓夢》程乙本·啟功校訂;

《紅樓夢》繪全本·清·孫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