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有你,山河無恙!2813件書畫作品致敬江蘇援鄂白衣勇士

筆墨傳情,以藝術致敬醫術

“上善若水”“大醫仁者”“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醫者大道”,一幅幅書法作品激勵人心。迎春花、荷花、翠竹、紅梅等經典意象優美燦爛,相映成輝……無論是筆勢雄奇、姿態橫生的書法作品,還是主題鮮明、栩栩如生的美術作品,都飽含著書畫藝術家對江蘇援鄂白衣勇士的關愛之心、崇敬之情。
疫情發生後,近3000名江蘇的白衣勇士們積極響應號召,遠赴湖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與病魔較量,同時間賽跑,以生命守護生命,用精湛高尚的醫術醫德贏得了抗疫勝利,寫下了一個個動人故事。 當英雄們在前方衝鋒陷陣之時,文藝蘇軍也不曾缺席,他們積極參戰,以藝抗疫,用文藝作品鼓舞鬥志、凝聚力量。為了向英雄致敬,江蘇省委宣傳部、省衛健委、省文聯、新華日報社聯合組織“致敬江蘇援鄂白衣勇士”書畫作品贈送活動,首先向重點承擔支援湖北戰疫任務和省內定點醫療救治任務的7家醫院創作贈送70幅作品,同時面向全省書畫家發動徵集,為每一位江蘇援鄂醫務工作者獻上一件作品。 從耄耋之年的老藝術家,到青壯年書畫工作者,聞聲立即行動。年過八旬的中國書協顧問、省書協名譽主席尉天池,寫下了蒼勁的書法大字“上善若水”贈予英雄。他動情表示,“親臨一線的白衣戰士以大愛的襟懷、高尚的情操、無畏的氣概、高超的醫術、精心的護理,直接救助病人,唯獨不顧自己的艱難和危險。他們是新時代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謹以恭呈書法作品表現對他們的敬佩和讚頌之情。”
“儘管不能去抗疫一線,但希望多寫幾張作品,用書法讚頌醫務工作者的高尚醫德,表達對抗疫一線的支持!”中國書協副主席、省文聯副主席、省書協主席孫曉雲說,廣大江蘇書法工作者心繫疫情,第一時間拿起筆投身主題創作活動。2月下旬開始,省書協面向全省中國書協會員徵集一批便於家庭懸掛的書法精品,贈送給援鄂醫務工作者。全省中國書協會員踴躍參加、精心創作,歷時25天提前完成徵集任務,最後共收到符合徵集要求的2000餘件書法佳作。 中國美協副主席、省文聯副主席、省美協主席周京新說,被白衣勇士的壯舉所感動,疫情期間,他每天都作畫,常常一邊畫一邊流淚。此次贈送活動給了書畫家們參與抗疫的一個機會,感恩白衣勇士們的無畏付出,“能參與這個活動,我感到十分快慰和充實。江蘇援鄂醫療隊中的任何一位白衣勇士若能喜歡我的作品,那是我最大的榮幸。”
“就像藝術家創作作品一樣,救死扶傷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天職,卻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讚譽,把我們看成英雄,說我們是‘逆行者’,但其實英雄是每一箇中國人!”在江蘇援湖北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對口黃石醫療支援隊領隊、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逸夫醫院院長魯翔帶領下,全場白衣戰士起立,代表2813位全體醫護工作者向社會各界給予的支持深深鞠躬,感動流淌在現場每一個人的心間。

“上善若水”“大醫仁者”“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醫者大道”,一幅幅書法作品激勵人心。迎春花、荷花、翠竹、紅梅等經典意象優美燦爛,相映成輝……無論是筆勢雄奇、姿態橫生的書法作品,還是主題鮮明、栩栩如生的美術作品,都飽含著書畫藝術家對江蘇援鄂白衣勇士的關愛之心、崇敬之情。疫情發生後,近3000名江蘇的白衣勇士們積極響應號召,遠赴湖北,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與病魔較量,同時間賽跑,以生命守護生命,用精湛高尚的醫術醫德贏得了抗疫勝利,寫下了一個個動人故事。當英雄們在前方衝鋒陷陣之時,文藝蘇軍也不曾缺席,他們積極參戰,以藝抗疫,用文藝作品鼓舞鬥志、凝聚力量。為了向英雄致敬,江蘇省委宣傳部、省衛健委、省文聯、新華日報社聯合組織“致敬江蘇援鄂白衣勇士”書畫作品贈送活動,首先向重點承擔支援湖北戰疫任務和省內定點醫療救治任務的7家醫院創作贈送70幅作品,同時面向全省書畫家發動徵集,為每一位江蘇援鄂醫務工作者獻上一件作品。 從耄耋之年的老藝術家,到青壯年書畫工作者,聞聲立即行動。年過八旬的中國書協顧問、省書協名譽主席尉天池,寫下了蒼勁的書法大字“上善若水”贈予英雄。他動情表示,“親臨一線的白衣戰士以大愛的襟懷、高尚的情操、無畏的氣概、高超的醫術、精心的護理,直接救助病人,唯獨不顧自己的艱難和危險。他們是新時代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謹以恭呈書法作品表現對他們的敬佩和讚頌之情。”“儘管不能去抗疫一線,但希望多寫幾張作品,用書法讚頌醫務工作者的高尚醫德,表達對抗疫一線的支持!”中國書協副主席、省文聯副主席、省書協主席孫曉雲說,廣大江蘇書法工作者心繫疫情,第一時間拿起筆投身主題創作活動。2月下旬開始,省書協面向全省中國書協會員徵集一批便於家庭懸掛的書法精品,贈送給援鄂醫務工作者。全省中國書協會員踴躍參加、精心創作,歷時25天提前完成徵集任務,最後共收到符合徵集要求的2000餘件書法佳作。中國美協副主席、省文聯副主席、省美協主席周京新說,被白衣勇士的壯舉所感動,疫情期間,他每天都作畫,常常一邊畫一邊流淚。此次贈送活動給了書畫家們參與抗疫的一個機會,感恩白衣勇士們的無畏付出,“能參與這個活動,我感到十分快慰和充實。江蘇援鄂醫療隊中的任何一位白衣勇士若能喜歡我的作品,那是我最大的榮幸。”“就像藝術家創作作品一樣,救死扶傷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天職,卻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讚譽,把我們看成英雄,說我們是‘逆行者’,但其實英雄是每一箇中國人!”在江蘇援湖北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對口黃石醫療支援隊領隊、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逸夫醫院院長魯翔帶領下,全場白衣戰士起立,代表2813位全體醫護工作者向社會各界給予的支持深深鞠躬,感動流淌在現場每一個人的心間。

仁心互印,匯聚感動故事

“我們在前線抗疫,你們在背後用藝術的形式默默地為我們加油。當我看到《微笑》這幅畫時心裡頓時覺得與它很有緣,我是一個愛笑的90後,然而在疫情中最奢望看到的就是彼此的微笑。”這是一位拿到捐贈作品的年輕護士的心聲。 現場,十位江蘇援鄂醫務工作者代表從尉天池、言恭達、章劍華、孫曉雲、周京新等十位江蘇藝術家代表手中接過書畫作品。白衣戰士們體現出了崇高的精神和高超的醫術,給予文藝家們深深的感動與激勵。江蘇藝術家們也紛紛拿出了一流的藝術作品,用精美的作品為白衣勇士留下特殊記憶、裝點他們的美好生活,使他們受到激勵與慰藉。 一幅幅真誠的書畫作品,讓白衣勇士們心底洋溢著感動。孫曉雲的書法作品《醫者大道》贈予江蘇赴鄂醫務工作者、江蘇省人民醫院總務處維修保障科技術骨幹陶麟。“能收到孫老師的作品,我感到無比榮幸。我想,這四個字代表著社會公眾對所有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的肯定。無數醫者、志願者們的點滴付出,最終匯成‘醫者大道’,挽救了一個個生命和家庭。” 陶麟激動地說。
領到了著名畫家周京新的水墨作品《不染》,第二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領隊顧壽永感到十分驚喜。“我覺得這幅作品很有深意。經過這麼多天的堅守與付出,跟病毒近距離戰鬥了這麼長時間,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沒有一例醫務人員感染,最終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真正實現了‘不染’。”
僅用兩天時間,著名畫家喻慧就完成了工筆國畫《迎春花開》。她說,迎春花開,預告春天的到來。我們應該銘記,正是全體醫護人員以直面死亡的勇氣和堅毅,日夜堅守為生命護航,才讓寒冷中有了亮色,讓春意重回人間。”外婆家在常州,喻慧常稱自己為“半個常州人”,而她的畫作恰巧捐贈給了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曹琦,讓兩人都覺得別有一番緣分。 醫術救人,藝術暖心。2813幅江蘇藝術家精心創作的作品,凝固成一幅江蘇抗疫精神群像,匯聚著一篇篇動人故事。

“我們在前線抗疫,你們在背後用藝術的形式默默地為我們加油。當我看到《微笑》這幅畫時心裡頓時覺得與它很有緣,我是一個愛笑的90後,然而在疫情中最奢望看到的就是彼此的微笑。”這是一位拿到捐贈作品的年輕護士的心聲。現場,十位江蘇援鄂醫務工作者代表從尉天池、言恭達、章劍華、孫曉雲、周京新等十位江蘇藝術家代表手中接過書畫作品。白衣戰士們體現出了崇高的精神和高超的醫術,給予文藝家們深深的感動與激勵。江蘇藝術家們也紛紛拿出了一流的藝術作品,用精美的作品為白衣勇士留下特殊記憶、裝點他們的美好生活,使他們受到激勵與慰藉。 一幅幅真誠的書畫作品,讓白衣勇士們心底洋溢著感動。孫曉雲的書法作品《醫者大道》贈予江蘇赴鄂醫務工作者、江蘇省人民醫院總務處維修保障科技術骨幹陶麟。“能收到孫老師的作品,我感到無比榮幸。我想,這四個字代表著社會公眾對所有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的肯定。無數醫者、志願者們的點滴付出,最終匯成‘醫者大道’,挽救了一個個生命和家庭。” 陶麟激動地說。領到了著名畫家周京新的水墨作品《不染》,第二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領隊顧壽永感到十分驚喜。“我覺得這幅作品很有深意。經過這麼多天的堅守與付出,跟病毒近距離戰鬥了這麼長時間,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沒有一例醫務人員感染,最終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的目標,真正實現了‘不染’。”僅用兩天時間,著名畫家喻慧就完成了工筆國畫《迎春花開》。她說,迎春花開,預告春天的到來。我們應該銘記,正是全體醫護人員以直面死亡的勇氣和堅毅,日夜堅守為生命護航,才讓寒冷中有了亮色,讓春意重回人間。”外婆家在常州,喻慧常稱自己為“半個常州人”,而她的畫作恰巧捐贈給了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曹琦,讓兩人都覺得別有一番緣分。 醫術救人,藝術暖心。2813幅江蘇藝術家精心創作的作品,凝固成一幅江蘇抗疫精神群像,匯聚著一篇篇動人故事。

文藝力量,寄予光明希望

“這兩個月是我一生中淚點最低的階段,一首歌、一張照片、一篇日記,都能讓我掉眼淚。”一身白衣出現在現場的魯翔,指著手臂上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的袖標動情地說,就是這麼兩個小點,讓黃石的醫務工作者現場掉淚。 醫藝同行,鑄就的是一段抗疫硝煙中的同心佳話。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標誌由江蘇藝術家何方設計,一個鮮明的“蘇”字下半部分,由一個遒勁的“力”(寓意給力、助力、力量)和兩側的一點一頓構成,恰是湖北和江蘇地圖的形狀,似在告訴人們,兄弟齊心,其“力”斷金。在魯翔看來,這次活動更大的價值在於眾志成城的精神力量的銘記。“讓我們永遠記住這種精神,我們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當天活動分為南京主會場和蘇州、揚州分會場,這份感動在蔓延與傳遞。“藝術和醫術是相通的,它們都是用情至深的,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應急辦副主任、主任醫師郭強,也是江蘇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蘇州二隊隊長。通過現場的視頻連線,郭強動情表示,捐贈的藝術作品給了他極大的信心和勇氣。
第五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南京二隊隊員、南京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朱樂在湖北度過了難忘的30歲生日。16日,她把武漢人民贈送給她的一件文化衫特意帶到了贈送儀式現場,在“武漢”“加油”等字樣上,江蘇的藝術家們也紛紛簽名。一件集齊了兩地簽名的文化衫,是“與子同袍”的生動見證。
“在抗疫中凝聚的中國精神,將在今後國人的工作生活中形成新的精神激勵,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都是參與者。”在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導徐利明看來,疫情期間,這些切身的感動體驗,將轉化成創作的情感動力。 文藝的力量,堅定信念、凝聚人心。在《堅守(之二)》這幅捐贈作品中,江蘇省國畫院畫家詹勇運用最擅長的白描技法,用傳統中國畫的柔和線條,勾勒出一位身穿防護服的女性醫護人員:她的雙眼直視前方,閃爍著勇敢而堅毅的光芒。放眼勇士們目光所及之處,光明和希望已悄然來到。 交匯點記者 顧星欣 陳潔 江蘇視覺網供圖

“這兩個月是我一生中淚點最低的階段,一首歌、一張照片、一篇日記,都能讓我掉眼淚。”一身白衣出現在現場的魯翔,指著手臂上江蘇援湖北醫療隊的袖標動情地說,就是這麼兩個小點,讓黃石的醫務工作者現場掉淚。醫藝同行,鑄就的是一段抗疫硝煙中的同心佳話。江蘇援湖北醫療隊標誌由江蘇藝術家何方設計,一個鮮明的“蘇”字下半部分,由一個遒勁的“力”(寓意給力、助力、力量)和兩側的一點一頓構成,恰是湖北和江蘇地圖的形狀,似在告訴人們,兄弟齊心,其“力”斷金。在魯翔看來,這次活動更大的價值在於眾志成城的精神力量的銘記。“讓我們永遠記住這種精神,我們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當天活動分為南京主會場和蘇州、揚州分會場,這份感動在蔓延與傳遞。“藝術和醫術是相通的,它們都是用情至深的,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應急辦副主任、主任醫師郭強,也是江蘇第五批援湖北醫療隊蘇州二隊隊長。通過現場的視頻連線,郭強動情表示,捐贈的藝術作品給了他極大的信心和勇氣。第五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南京二隊隊員、南京市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朱樂在湖北度過了難忘的30歲生日。16日,她把武漢人民贈送給她的一件文化衫特意帶到了贈送儀式現場,在“武漢”“加油”等字樣上,江蘇的藝術家們也紛紛簽名。一件集齊了兩地簽名的文化衫,是“與子同袍”的生動見證。“在抗疫中凝聚的中國精神,將在今後國人的工作生活中形成新的精神激勵,每個人都不是旁觀者,都是參與者。”在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導徐利明看來,疫情期間,這些切身的感動體驗,將轉化成創作的情感動力。文藝的力量,堅定信念、凝聚人心。在《堅守(之二)》這幅捐贈作品中,江蘇省國畫院畫家詹勇運用最擅長的白描技法,用傳統中國畫的柔和線條,勾勒出一位身穿防護服的女性醫護人員:她的雙眼直視前方,閃爍著勇敢而堅毅的光芒。放眼勇士們目光所及之處,光明和希望已悄然來到。 交匯點記者 顧星欣 陳潔 江蘇視覺網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