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釗:肯鑽研、善授業的李教練

記2018荊楚工匠、公司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數控技術系主任李釗

李釗:肯鑽研、善授業的李教練

李釗(左二)在機床前給學生們進行示範教學 宋曉欣/攝

記者 宋曉欣 通訊員 周宣言

“切削用量的選擇,一定要根據實際加工情況來確定,不能生搬硬套。”記者見到李釗的時候,他正在“李釗技能大師工作室”內與學生們交流數控方面的技術問題。只見他一身灰色工裝,鼻樑上駕著一副方框眼鏡,口袋裡裝著一根圓珠筆,不緊不慢地解答著學生們的疑問。李釗是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數控技術系主任,也是東風公司技能類一級人才庫專家成員。

李釗出身於東風普通技術工人家庭,幼年時看見母親通過機床加工就能使原本生硬的毛坯件加工成需要的形狀,那時候李釗就對機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那個年代也不注重專業規劃,就知道好好唸書,多學習,練好技術和本領。”李釗對記者說道。

因為熱愛讀書,凡事肯鑽研,李釗當年很快從一名普通的技校生成長成為“全國技術能手”、“高技能人才專家”。

“數控車床技術發展特別快,不學習就要被淘汰,所以多參加比賽就是最好的進修途徑。”李釗告訴記者,從每一次技能大賽的考題內容就可以看到技術發展的趨勢與方向,所以總有根弦鞭策著他不斷學習、不斷向前。

2004年,李釗開始接觸數控機床,有著車工專業基礎的他,對數控實操上手比較快。同年4月份,他接到了第一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即將舉行的消息,在學校的推薦下,他如願投入到此次比賽中。備賽期間,李釗是欣喜的也是忐忑的,驚喜的是,可以代表東風公司參加大型比賽,深感光榮和自豪;忐忑的是,不知道要考察哪些知識點,只能靠死記硬背,將知識點都爛熟於心。

李釗向記者回憶當年的成長之路——備賽期間,凌晨兩點前基本沒睡過覺。尤其是開賽前在武漢學習的十餘天裡,晚上宿舍沒有燈,只能憑藉走廊上微弱的燈光來背書。

經過兩個月的集訓,李釗的理論和操作水平均有了顯著提高,並代表東風公司到湖北省參賽,獲得了湖北省“華中數控杯”數控技能大賽數控車工組第三名,被授予湖北省“數控技術標兵”稱號。後來他破格晉升為高級技師,同時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總決賽,最終獲得首屆數控技能競賽第九名,是湖北職工組最好成績。

賽後,李釗進行了認真總結,並對比賽中自己所欠缺的知識點進行了補習。2005年5月,李釗又代表東風公司參加了首屆“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決賽,並斬獲數控車床比賽的第二名。

當時正值東風公司籌建第一批“技能人才庫”,在全公司10多萬人中精挑細選了89人入庫,李釗就是其中之一。

2013年12月,“李釗技能大師工作室”正式成立,核心團隊由7名東風職業教育培訓中心教師和6名來自東風各單位的專家組成,李釗是工作室牽頭人。

人才培養是工作室的主要職責之一。自2008年起,李釗擔任了5名青年員工的導師,在他的精心指導下,徒弟們進步很大,很快成長為企業的生產骨幹,相繼在湖北省及公司各級板塊員工技能大賽中均取得優異成績,其中3人晉升為高級技師、2人晉升為技師,並分別被授予“東風公司傑出員工”、“東風公司十大崗位能手”、“東風公司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稱號。面對徒弟們的進步,李釗說:“看到他們成長,是我最開心的事。”

“李老師注重引導式教學,希望學生們多出想法和方案,開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只要你想學,他都毫無保留地傳授。”李釗的學生之一、來自東風日產的員工餘東方告訴記者。

“下一步,我希望以工作室為依託,牽頭組織行業性、區域性的交流活動,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現有員工培訓的基礎上,嘗試開展現代學徒制培養。現在東風公司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已經移交給了十堰市,希望以後能為企業、為地方做好服務。”李釗如是說。

如今,母親那一代工人的影子已經漸行漸遠,新時代賦予工匠新內涵,敬業、專注,對技術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流淌在李釗的血液中,落實在李釗的行動上。

李釗:肯鑽研、善授業的李教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