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的范蠡,今天的馬雲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史記】世家篇記錄的重要人物之中,我最敬佩的莫過於范蠡,其擁有的人生大智慧,一般人難以企及。

提及范蠡,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說到一個人大家一定知道,他就是春秋時期的一方霸主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可謂是幾千年來的風流佳話,殊不知在勾踐這樣驚人的舉動背後,站著一位智者,范蠡。

公元前496年,吳王夫差的父親吳王闔閭被越王勾踐打敗。夫差下定決心要復仇,在隨後的兩年中通過伍子胥的輔佐,勵精圖治,壯大軍隊。在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與吳王夫差會戰於夫椒。范蠡作為勾踐的大臣,建議勾踐以防守為主避其鋒芒。而勾踐一時輕敵,致使大敗,所有軍隊僅剩下5000人。

勾踐非常悔恨,想要自殺。范蠡卻勸解,“耐心等待,忍辱負重。”在范蠡的建議下,夫差送去了大量的奇珍異寶,外加中國四大美人之一“西施”,並且表示願意永遠成為夫差的一個臣子。忠臣伍子胥此時一眼看穿了勾踐的心思,勸夫差殺掉勾踐,以絕後患。可惜夫差這個富二代此時已經飄了,根本聽不進逆耳的忠言,放勾踐回了越國。

在接下來的22年中,勾踐臥薪嚐膽,放下了所有的面子,不在乎吃穿用度,仁義待人,發展軍事。終於在22後,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勾踐非常感恩范蠡,希望與范蠡平分江山。而范蠡深知勾踐是一個“只可共患難,不可同享福”的人,因此急流勇退,毅然辭官。之後,范蠡去到了一個地方歸隱,此地叫“陶”地。在陶地,范蠡通過經商成了一方鉅富。從此,歷史再無范蠡,而多了一個“陶朱公”。

故事說到這裡,想必有人認為范蠡很可惜,輔佐勾踐成了大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然而我卻認為范蠡的人生智慧,皆顯於此。

人生是有周期的。在人生成大功之時,人生的週期也就處在了頂部。處在人生週期頂部的人,會受到外界高度的關注,高度的預期,不容得一點差池。君子將把你視為勁敵,思考戰勝你的辦法。小人更是會羨慕嫉妒恨,想盡辦法拉你下水。而你可能會飄飄然,不再秉持著之前那些成功時的原則,變得驕傲自負,不聽忠告,甚至屈服於各種誘惑。

大量的事實證明,人生週期頂部的人,接下來失敗的概率極大。歷史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伍子胥幫助夫差成功後反而被夫差所殺,比如諸葛亮為後主盡心盡力卻屢遭懷疑。正所謂高處不勝寒!最近羅志祥的八卦其實也是一個側面的例子。羅志祥的做法的確讓人不悅,但是如果他不是公眾人物,誰又會關心呢?

范蠡深知這一點利害關係,因此在成了大功之後,毅然選擇歸隱田園,拋去一切功與名,重新開始。有“能耐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打下一片天”。范蠡之後經商大獲成功,也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古今多少事,都付談笑中。

古時的范蠡,像極了今天的馬雲。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