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看完長知識了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文明的古國,而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中,我們不難發現出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

儘管王朝的不斷更迭,但歷史上的皇帝大多出自北方,而宰相則大多出自南方。

比如我們熟悉的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便是河北人,還有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是甘肅秦安人,至於元朝和清朝的皇帝們則都是來自北方的少數民族。雖然歷史上也有皇帝出自南方,但其數量還是相對比較少的。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會問:“為何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呢?”

為什麼說“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看完長知識了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難解答,在中國古代社會,北方開發的比較早,其文化比較成熟,社會制度和宗法觀念,相對於南方來說還是比較發達和成熟的。在大多數時間裡,北方不僅僅只是社會文化的中心,同時還是經濟的中心。此外,北方由於自然環境較差,物產比南方匱乏,又挨著遊牧部落,時不時就會發生戰亂,所以北方人在這樣複雜的環境下,漸漸地就養成了勇武善戰的性格。

而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到戰亂時期就會產生出一批英雄豪傑,因而改朝換代之舉,一般情況下都發生在北方。所以這樣看來的話,北方多出皇帝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什麼說“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看完長知識了

反觀南方人,他們多是由北方人遷移過來的,直到唐末,南方人口才超越北方。但是,南方不論是在社會統治,還是在宗法統治,或是思想統治方面都比北方相對較弱,而且發展也比較晚。因此南方人的思想觀念也就比較解放和活躍。

除此之外,南方還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氣候溫和,政治寬鬆,戰亂也比較少,在這種情況下,文化就很容易得到就積累,而富裕也可以實現很好的傳承。所以南方人就少了開拓的精神,且都不喜歡鋌而走險,而是追求現世安穩。因此南方就很少出皇帝了,不過治理天下的宰相卻非常之多。

為什麼說“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看完長知識了

當然了,除了社會方面之外,我們還不能忽視另外一個方面,即孔子所說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從表面上來看的話,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仁厚的人喜歡高山峻嶺,智慧的人喜歡河流溪水。而實際上卻道出了兩種不同的智慧類型:一種是仁者,一種是智者。仁者的智慧如同崇山峻嶺一樣厚重不移。而智者的智慧,則如河流溪水一樣,變動不居。

我們由此反推,河流湖泊眾多的地方是造就智者的地理環境,而崇山峻嶺,以平原草地為主的地方則是造就仁者的地理環境。即便是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也不能否認地理環境對人性格的影響。

要知道,在大多數情況之下,仁者多傾向於搞政治,而智者則多傾向於搞文學藝術。所以南方出文人,北方出皇帝,不僅只有社會方面的必然性,還有地理方面的必然性。

為什麼說“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看完長知識了

不過我們也要知道的是,無論是智者還是仁者,都沒有什麼高低之分,只不過世人極易看到皇帝身處榮華富貴,且手操生殺大權,而看不到文人學者實際上才是真正的無冕之王,社會真正的主宰罷了。在歷朝歷代中,官僚集團掌控朝政和左右皇帝的事情時有發生,而國家真正行使權力的,並非是皇帝,而是龐大的官僚系統,且是以文官為主的官僚系統。

此外我們還可以看到,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要麼是豪強,要麼是流氓”,而那些兼具仁德才智的文人雅士基本上是做不了開國皇帝的。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為什麼說“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看完長知識了

首先來說,文人雅士所學的聖賢之道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治國,而並非是為了開國。畢竟聖賢之道所教的是修身養性,治國齊家,並不是教人如何造反。其次,文人雅士腦海中盡是聖賢的教誨,缺乏社會鍛鍊,所以這也就缺乏開國皇帝們所必備的野心、詭詐等一系列性格因素。

除了這些以外,更重要的是,文人書生在古代時期的社會地位並不低,所以提倡造反的一般都不是文人書生。

綜上所述,我們從社會方面和地理方面的必然性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北方出皇帝,南方出宰相”了!看完以後是不是漲知識了呢?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