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遺囑,更像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

熟讀三國的人一直為諸葛亮的英明果斷所折服,即使死後也能算到魏延造反,因此立下遺囑,留下馬岱誅殺魏延,這等神機妙算確實讓人佩服不已。

那麼諸葛亮真的立下遺囑要誅殺魏延嗎?其實認真翻閱《三國志》和《資治通鑑》,諸葛亮確實智慧過人,但是也沒有達到預料魏延會造反的程度,我們都被羅貫中誤導了。

諸葛亮的遺囑,更像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

姜維和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雖然沒有想過要殺魏延,但魏延也確實死於諸葛亮後面,而羅貫中很好的利用這個事情發展的順序,將它們很好的串聯起來,讓人誤以為諸葛亮真的設計殺害了魏延。

魏延被殺的背景。

公元234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時年54歲。在去世之前,諸葛亮已經給劉禪留下了兩位繼承人,一個是蔣琬,另外一個就是費禕,這是朝中之事;而為了確保軍隊順利的退回漢中,諸葛亮立下比較詳細的遺囑,包括誰領隊,誰斷後等情況囑咐得一清二楚,而問題就處在這份詳細的遺囑之中。

諸葛亮的遺囑,更像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

魏延劇照

令人費解的遺囑。

根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使自發。

根據《資治通鑑》記載;

亮病困,與儀及司馬費禕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三國志》在前,《資治通鑑》在後,可見司馬光采納了陳壽的內容,司也認同陳壽的看法。

這份遺囑令人費解:如此撤軍大事居然不讓手魏延知道,幾個文職官員就這樣敲定下來,而且還讓魏延斷後。此時的魏延已經是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其軍中地位除了諸葛亮之外無人能及,也難怪魏延不服氣,這樣的事情,任誰也不會服氣,何況是火爆脾氣的魏延?由此可見,諸葛亮的遺囑立的有些蹊蹺,那就是立遺囑沒有找魏延。

諸葛亮的遺囑,更像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

諸葛亮劇照

遺囑出臺解密

諸葛亮在安排的遺囑的時候魏延不在場,那麼這裡有三個可能:

1. 就是魏延當時不在營帳,在外面執行任務,不能夠及時回來。

諸葛亮安排遺囑的時候,確實病重,沒有達到完全不省人事的地步,否則在確立繼承人的時候,和成都劉禪之間的來往就不可能進行,因此立遺囑的時候諸葛亮是比較清醒,而且還可以行事。

諸葛亮打仗穩打穩紮,不太可能分兵進攻,即使分兵,距離也不太遠。立遺囑是大事,即使魏延在外面執行任務,諸葛亮也會把他叫回來,一起商量這個事情。況且諸葛亮去世的時候,魏延還在身邊,並非死後才趕過來,那麼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2. 就是諸葛亮覺得魏延不會聽從命令,所以乾脆就把他排除在外面。

魏延在軍中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立下如此重大遺囑,涉及到全軍的前途命運,諸葛亮沒有理由不會通知魏延,即便魏延不甘心領命,以諸葛亮小心謹慎的性格,他也會說服魏延同意,然後再實行。

諸葛亮瞭解魏延的性格,明知這樣的遺囑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完全不合諸葛亮行事風格,因此諸葛亮不會將魏延排除在外。

3. 楊儀夥同費禕,姜維等人捏造了這份遺囑。

諸葛亮死後,對於誰最有利?只有魏延,他軍中職位最高,而對於楊儀,費禕以及姜維都不利。根據《三國志》魏延傳:

延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由此可見,魏延和這些人的關係都不好,或者和他們沒有任何紐帶,如果魏延掌權,這三個人不願意,因此他們有可能結伴反對魏延,捏造了這份遺囑。

諸葛亮的遺囑,更像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

楊儀劇照

首先,楊儀和魏延素來不和。根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

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忿,有如水火。

如果魏延掌權,楊儀難免倒黴,因此最不願意見到魏延得勢的人就是楊儀,因此楊儀定然是這場陰謀的主持人。

其次就是費禕。費禕是文官,職位司馬,但是已經被諸葛亮指定為蔣琬之後主持蜀漢朝政的繼承人,但是此時的費禕資歷尚淺,根本指揮不動魏延。費禕同樣也不願意有一個威望遠大於自己的軍中大佬攔在前面,因此費禕也視魏延為眼中釘。

諸葛亮的遺囑,更像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

從後來費禕對付楊儀的手段來看,費禕也參與了這場陰謀,順利的除掉魏延。

最後就是姜維。姜維雖然深得諸葛亮的賞識,但是職位比較低,而且軍中資歷不高,也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軍功,因此姜維也是排斥魏延,樂見魏延被排斥在外。

諸葛亮的遺囑,更像一場蓄謀已久的陰謀

姜維劇照

從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的遺囑確實屬於楊儀,費禕以及姜維等人偽造,從而導致了魏延的死亡,而始作俑者不是諸葛亮,而是一直視他如眼中釘肉中刺的楊儀,費禕乃至姜維等人。作為站在所有人對立面的魏延,他不死誰死呢?他死了,蜀漢就可以太平二十年了,也許是值得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