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區別在哪裡?

新龍祥


你好!小吏考過注會,剛好對這兩個概念比較熟悉。經營風險就是資金使用不當產生的風險,財務風險就是資金來源產生的風險。

一個企業,需要出資人的出資和向銀行等機構借錢,然後購買廠房、設備、原材料等,生產商品或者提供服務。從資金的流向來看,企業左手找錢(出資額或者借款),右手花錢(目的是生產商品或者提供服務)。因此有會計等式:資產(資金佔用)=負債(發債或借款)+所有者權益(出資額)(資金來源)。

經營風險是什麼?

註冊會計師審計準則方面的規定:經營風險源於對被審計單位實現目標和戰略產生不利影響的重大情況、事項、環境和行動,或源於不恰當的目標和戰略。是由於生產經營變動或市場環境改變導致企業未來的經營性現金流量發生變化,從而影響企業的市場價值的可能性。從來源和結果兩個方面進行了定義。簡單說,就是亂花錢,像史玉柱的巨人集團,建了巨人大廈,浪過了;或者經營環境變化快,花的不合時機,就像柯達膠捲和諾基亞,時代變了,跑偏了。

財務風險是什麼?

財務風險,又稱籌資風險,它是指企業因借入資金(發行債券或者借款)而產生的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性和企業利潤(股東收益)的可變性。我們經常聽說某某企業負債率高,就是錢借多了,或者借的錢利息太高,如民間借貸,有可能掙的錢還不夠還利息,這就是財務風險高。很多好企業,擴張太快,錢借的太多,突然營利減少,資不抵債,倒閉了,很可惜!

綜上所述,經營風險就是亂花錢或者花錢的環境變化了導致的風險;財務風險就是亂拿錢,錢拿多了或者利息拿高了導致的風險。


滇中小吏


通俗的說,經營風險就是政治政策變動、企業決策不當、產品市場不好、內部管控不行等因素帶來的風險。比如華為在美經營受美國政府排擠打壓,就屬於政治原因帶來的經營風險;前段時間海底撈復工後漲價導致市場反應強烈,就屬於企業在產品定價上決策不當帶來的經營風險;以前吊打全球的諾基亞因為對通信產品發展前瞻性不夠,導致以前爆火的產品被市場淘汰,就屬於產品缺乏競爭力帶來經營風險;還有一些企業文化有問題,投資人相互掣肘扯皮等導致內部管理紊亂,進而產生企業經營上的風險。單純的從產品上分析,企業產品的息稅前利潤越高,固定成本越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就越低。同時企業的經營風險最終都會在財務報表中有體現。財務風險主要是因為資本結構不當、商業信用使用不當、現金流量管控不當導致的。比如企業使用有息負債規模較大,產生的利潤不足以支撐應付利息,就屬於資本結構不當;在產品銷售中大量使用商業信用,導致應收賬款過高,對應收賬款缺乏管理,導致計提壞賬過高,影響企業利潤,就屬於商業信用使用不當;對現金流管理缺乏規劃,寅吃卯糧,出現資金鍊斷裂,就屬於現金流量管控不當。單純從資本結構來說,企業的息稅前利潤越低,有息負債利息越高,優先股股利越高,企業的財務風險就越大。


小六財經


經營風險是指企業因經營上的原因而導致利潤變動的風險。指公司的決策人員和管理人員在經營管理中出現失誤而導致公司盈利水平變化從而產生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一般是指由於生產經營上的原因給企業的利潤額或利潤率帶來的不確定性。

影響企業經營風險的主要因素有:產品需求、產品售價、產品成本、調整價格的能力、固定成本的比重。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因使用債務資本而產生的在未來收益不確定情況下由主權資本承擔的附加風險。如果企業經營狀況良好,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大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槓桿利益,如果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使得企業投資收益率小於負債利息率,則獲得財務槓桿損失,甚至導致企業破產,這種不確定性就是企業運用負債所承擔的財務風險。

前者是由於生產經營方面原因造成的盈利的不確定性,其大小用經營槓桿係數來衡量;後者是因為負債而造成的不能償還到期債務的可能性,其大小用財務槓桿係數來衡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