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心理學:為什麼我們這麼想,那麼做》——老胡分享

自知,是打破幻覺、錯覺以及因為害怕而對外界的抗拒,用抽絲剝繭、溫和而堅定的方式,給自己溫柔一刀,從而自我療愈。也許你無法為自己摔倒負責,但有責任讓自己試著爬起來。


1.秀恩愛到底在秀什麼?

何為秀恩愛?

恩愛是一種情感,它可以表現為諸多外在的情緒,給旁人一種兩情相悅、如膠似漆的感覺。在這裡,我們將秀恩愛分為兩種形式,一類為公共場所親熱(或公開展示感情),指的是身體上相對溫和的親密方式,比如牽手、擁抱、接吻、愛撫。世界上大多數文化裡,這些親密形式無可非議,但在另一些地域文化裡,人們十分反感公共場所親熱,甚至會動用法律來明文禁止。


2.為何喜歡揭沒有好的傷口?

也許看到這個標題,你的第一反應是強迫症。強迫症是以反覆持久的強迫觀念或強迫動作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神經症。


3.為什麼在電梯裡你很“規矩”?

心理距離即每個人心理上的“警覺”,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四周擴張形成的一個蛋形心理防禦空間,一旦其他人入侵,就會引起緊張、警戒和反抗的心理反應。


《自知心理學:為什麼我們這麼想,那麼做》——老胡分享


4.認識的字看久了會不認識?

你在日記本里抄寫暗戀對象的名字,抄到最後竟然不認識了?

這些現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學者開展過相關研究。這在心理學上可以用“語義飽和”來解釋,即大腦在接受持續的相同刺激之後會產生神經疲倦。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同一個地方一直在賣命地工作,在高強度的運轉之後,它發出了怒吼,進行了一次為時短暫的“罷工”。


5.漂亮護士打針會沒那麼痛嗎?

光環效應(halo effect),又稱暈輪效應,是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

一覺醒來恍如隔世?

想必你的第一反應會是,因為做夢吧?要了解夢,我們還得從睡眠說起。簡單地講,睡眠可分成REM(快速眼動)和非REM兩個週期,每晚交替進行,區分兩者的依據在於腦電波活躍程度不同,非REM週期內腦。


6.打哈欠會傳染嗎?

打哈欠是人體的一種本能反應,它像心跳、呼吸一樣,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它對保護腦細胞,增加腦細胞的供氧,提高人體的應激能力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自知心理學:為什麼我們這麼想,那麼做》——老胡分享


7.我們為什麼要接吻?

有一種說法認為,接吻是出於本能,因為動物也有類似接吻的行為,用嘴來表達感情。印度《愛經》、南美洲的陶器等資料中記載了大猩猩也經常接吻,非洲的矮黑猩猩甚至還會舌吻,這證明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就有了接吻。


8.秀恩愛到底在秀什麼?

秀恩愛是對本能的一種滿足

愛情是從動物擇偶的機制進化而來的。對於一夫一妻制的動物來說,特別依戀並且需要一個伴侶,提起對方就會特別快樂,渴望與對方近距離接觸,這是一種本能需要。有個成語叫喜形於色,意思是自己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從而表現在臉上,被旁人感知到了。這種抑制不住也是小概率事件,即便是秀恩愛也只是偶爾、不多見的,多數情況下都處於抑制狀態。


9.情侶間如何不傷感情地吵架?

在兩性關係裡,爭吵大多時候是一種溝通的渠道,雙方藉由爭吵來表達需求,抒發情緒,其實它的潛臺詞更多的是求關注,求安慰。


《自知心理學:為什麼我們這麼想,那麼做》——老胡分享


10.為何喜歡揭沒有好的傷口?

弗洛伊德認為,自虐是死亡的本能對外釋放受到挫折後,反轉到自身的現象。人有兩種本能,一種是生的本能,一種是死的本能。死的本能是破壞性的攻擊能量,對外表現為戰爭、統治、虐待他人,如果對外釋放這種能量時受到挫折,如受壓迫、被欺凌而沒有辦法反抗,就容易將累積起來的攻擊性釋放在自己身上。


11.秀恩愛到底在秀什麼?

那人們為什麼喜歡炫耀呢?

進化心理學中有一個核心的思想:一種心理(如同情、嫉妒)能夠隨著人類的進化保留下來,是因為這種心理對人類的繁衍和生存有利。在繁衍方面,雄性要獲取雌性的芳心,必須要讓雌性知道他比其他雄性更有能力。如何才能讓雌性知道呢?


12.為何喜歡揭沒有好的傷口?

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在《愛的藝術》一書裡也有對自虐現象的分析,他認為自虐是用來對抗孤獨感和無足輕重感的手段。


《自知心理學:為什麼我們這麼想,那麼做》——老胡分享


13.認識的字看久了會不認識?

想象一頭苦逼的小毛驢一直圍著同一塊磨盤拉磨,日也拉夜也拉,轉來轉去就是小小的一方天地。任是小毛驢再怎樣年輕力壯、英俊瀟灑也擋不住疲憊來襲啊!單調,實在是疲憊的最佳損友。


14.為什麼在電梯裡你很“規矩”?

群體壓力(group pressure)指當群體成員的思想或行為與群體意見或規範發生衝突時,成員為了保持與群體的關係而需要遵守群體意見或規範時所感受到的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它使成員傾向於做出為群體所接受或認可的反應。


15.為什麼聽音樂會起雞皮疙瘩?

雞皮疙瘩從何而來?這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那時人類還不是人類,而是渾身披著瀟灑長毛的猿猴。雞皮疙瘩科學的說法,叫立毛反射,就是讓體毛一根根立起來。立毛反射的最基本作用,就是在天冷的時候,讓身上的毛髮豎立起來,毛與毛間隙間的空氣會形成一個保護層,起到防寒保溫的作用,讓人感到更暖和。


16.漂亮護士打針會沒那麼痛嗎?

患者服用或接受實際上沒有藥理作用且無副作用的藥物或療法,病情因之有所改善的現象,被稱為安慰劑效應。


《自知心理學:為什麼我們這麼想,那麼做》——老胡分享


17.一覺醒來恍如隔世?

我們認為催眠的狀態是潛意識的狀態,而這狀態同做夢是很相像的。


18.為何喜歡揭沒有好的傷口?

1954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心理學家首先進行了感覺剝奪試驗:試驗中被試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被高度剝奪,各種感覺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號,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被試產生了錯覺、幻覺,注意力渙散,思維遲鈍,緊張、焦慮、恐懼等病理心理現象。


19.為什麼初戀難以忘懷?

通過首因效應(即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對方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和前攝抑制(即人們之前的學習材料對保持回憶後學習材料的干擾作用),我們知道,人們對於首先認知的事物都有控制不住的偏好,在腦海中的印象都會更深。在我們的詞語中,也有很多有關第一次的專屬詞,比如初戀、初吻和初夜,但是卻沒有二戀、二吻和二夜這樣的詞。


20.情侶間如何不傷感情地吵架?

婚姻出現危機的一個初期預警信號就是尖銳的批評。健康的關係下,男女雙方能自如地表達抱怨,但是在怒氣衝衝的情況下,抱怨便會以破壞性的方式表達出來。充滿輕蔑情緒的批評帶來的傷害更是毀滅性的,憤怒的時候,情緒和言語都是指向人,而不是事,往往會表現為對他人人格的侮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