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6歲時被燒傷留疤,40多年後竟成癌!醫生呼籲:千萬別拖

#健康科普挑戰賽#

#湖南醫聊超能團##頭條青雲叫好又叫座#

郴州市52歲的中年婦女劉小曉(化名)在6歲時被燒,沒想到隨著時間的推移,疤痕演變成了鱗癌。

5月6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佈,劉小曉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整形外科經過腫塊的整體切除和創面修復治療後,身體已康復出院。

據介紹,劉小曉近3年一直經歷著腫瘤的折磨:大腿後側的不斷增大的鱗癌一直讓劉小曉內心不安,既害怕腫瘤的擴散,也擔憂高額的治療費用。


女子6歲時被燒傷留疤,40多年後竟成癌!醫生呼籲:千萬別拖


腫瘤逐步長大,並在腹股溝淋巴結出現了轉移病灶,病灶潰爛合併感染,不時散發著異味;腫瘤帶來的消耗性改變,使得劉小曉,重度貧血、嚴重的低蛋白血癥,整個人越發的虛弱。

劉小曉多處求醫,面對大腿後側巨大的腫塊以及腹股溝、盆腔內腫大的淋巴結,無數的醫生對劉小曉表示了惋惜:鱗癌並腹股溝盆腔淋巴結轉移,惡病質,預後極差。

當劉小曉在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燒傷整形外科門診就診時,面對劉小曉渴望的眼神以及整個右下肢巨大腫塊帶來的痛苦,許喜生主任毅然的將劉小曉收治入院:腹股溝轉移灶已經破潰,如得不到進一步的處理,劉小曉隨時可能由於腹股溝的大血管破裂出血而死亡;巨大腫瘤帶來的消耗,給予醫生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女子6歲時被燒傷留疤,40多年後竟成癌!醫生呼籲:千萬別拖


多學科合作(以下簡稱“MDT”)是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大力引進推廣的一種嶄新的治療模式,詣在通過跨學科合作,解決臨床的疑難問題。

針對劉小曉的問題,在MDT討論會上大家一致決定由醫院婦科譚琛醫生和胡可可醫生實施腔鏡微創清掃盆腔腫大淋巴結;由醫院血管外科樊孝文醫生對腹股溝血管神經進修分離保護;許喜生主任負責大腿腫塊的整體切除和創面修復;放療科劉化科醫生進行創面封閉後跟進實施腫瘤的放療治療。

手術持續了12個小時,腫瘤得以切除,劉小曉得以平安返回病房;術後經過以黃雲醫生為骨幹,黃海強醫生為主要成員的腫瘤相關創面修復重建團隊的精心管理和治療,劉小曉手術創面順利癒合,可喜的是其盆腔內淋巴結病檢為陰性。

劉小曉怎麼會患上鱗癌?許喜生主任仔細詢問後得知,原來劉小曉大約在她6歲的時候,曾經被燒傷過,受限於當時的醫療環境,當時的她沒有做任何診治,就這樣過了幾十年,雖有疤痕,但沒什麼感覺。

這次惡化成鱗癌,許喜生主任推測,可能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

女子6歲時被燒傷留疤,40多年後竟成癌!醫生呼籲:千萬別拖

許喜生主任介紹,鱗癌又名錶皮癌,是發生於表皮或附屬器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多見於有鱗狀上皮覆蓋的部位,如皮膚、口腔、唇、食管、子宮頸、陰道等處。

此外,有些部位如支氣管、膀胱、腎盂等處雖無鱗狀上皮覆蓋,但可通過鱗狀上皮化生而形成鱗癌。

鱗癌是最常見的皮膚惡性腫瘤。過度日曬,紫外線、X線照射,頻繁接觸砷、瀝青等化學物質都可能是誘發因素。

“去除致病因子和誘因是預防鱗癌的關鍵。”許喜生主任建議,如果大家發現身上有長期不愈的慢性潰瘍或黏膜白斑等要積極治療並定期檢查。

此外,很多皮膚癌患者身上傷口會反覆破潰,這與傷口被身上飾物、衣領等反覆摩擦、刺激有關,在這些情況下某些細胞容易逐漸惡變。因此,若有傷口不明原因的長期不愈現象,一定要及時就醫。

(編輯ZS。)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劉振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點擊“瞭解更多”,速掛【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