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韓國977萬餘人的研究發現,頻繁小酌比偶爾喝大酒的新發房顫風險更高

既往研究表明,重度飲酒是新發房顫的危險因素之一。近日,一項韓國977萬餘人的研究發現,頻繁小酌比偶爾喝大酒的新發房顫風險更高。(EP Europace. 10月17日在線版)

研究顯示,與每週飲酒2次者相比,每天都飲酒者新發房顫風險增加41.2%,每週飲酒1次者新發房顫風險則較低。不論每週酒精攝入量是否超過210 g,飲酒頻率均與新發房顫風險顯著相關。但每次酒量與新發房顫並無明確關聯,每次酒精量超過112 g時,新發房顫風險輕度增加。


假期科普資訊|一項韓國977萬餘人的研究發現,頻繁小酌比偶爾喝大酒的新發房顫風險更高


與既往研究一致的是,研究表明,每週酒精攝入總量與新發房顫相關。每週酒精攝入量每增加1 g,新發房顫風險增加2%。與輕度飲酒者相比,中度、重度飲酒者發生房顫的風險分別增加7.7%和21.5%。

研究者指出,鑑於飲酒對健康的影響,相關指南都著重強調減少飲酒量。該項研究說明,頻繁飲酒與每週飲酒量均是新發房顫的顯著危險因素,減少飲酒對於預防房顫至關重要。

研究入選9776 956例2009年接受體檢、無房顫的韓國人,其中輕度、中度、重度飲酒者分別為32.1%、9.7%和6.9%,隨訪至2017年。研究中,輕度、中度、重度飲酒分別定義為:每週酒精攝入量0~<105 g、105~<210 g、≥210 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