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深山藏古寺,幽林聽梵音”,這句話中單單一個“藏”字,是何等的清幽,是何等的深邃而幽遠。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在濟寧嘉祥縣城南8.2公里處,便是松柏蔥蔥、山巒突兀的青山風景區,被譽為魯西南“小岱宗”。“山色靄靄人間勝地,水聲潺潺世外洞天”,青山風景區總面積9375畝,屬碳巖構成的丘陵型自然保護區,由青山、寨山、馬家山、龍泉山組成,雖然每座山峰並不高聳,但是四座山峰連成一體,宛如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騰風而起。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景區內有“四寺、兩廟、四泉”,四寺為:青山寺、普興寺、法雲寺、龍泉寺;兩廟為:三官廟、玉皇廟。青山景區還有十八個溶洞,八十五塊古代碑刻,數千米石牆石堡,上千畝松柏林。千百年來,青山景區以它瑰麗的山林景觀、奇特的自然風物、玄秘的神學文化著稱於魯西南,是人們祈福納祥、休閒度假的旅遊勝地。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穿過“泰山行宮”的牌坊,便算是進入了青山景區內,慢行幾百米,空氣中忽然傳來了淡淡的幽香,分不清是路兩旁不知名的鮮花散發出來的香味還是青山寺廟裡傳來的陣陣香火味道,讓人的心情頓時平靜了下來。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前行數百米,便是青山風景區最核心的景點青山寺。傳說是周武王所封諸侯國王焦王的神廟,古稱“焦王祠”,北宋宣和年間,改稱惠濟公廟,後經明清多次重修擴建,終成現存規模,其中惠濟公大殿是主殿。因這座千年古剎位於青山,俗稱青山寺。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青山寺順應山勢修建,層層遞進,設計巧妙,別具一格。以“惠濟公殿”為主要建築,根據史料和碑刻記載,由於惠濟公“靈極變而莫不測”和“有雨變化之功”,所以“河南冀北有不與泰嶽,而朝青山”之說。殿中供奉惠濟公塑像,塑像高達2.8米。像前兩位侍女分別是傳說宋代八十歲中狀元的梁顥(hào)和戰國十二歲做宰相的甘羅。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惠濟公殿下方有兩座配殿,分別為南享殿和北享殿。南享殿又被稱為藥王殿,原供奉藥王三皇,神醫華佗、靈耀馬明王、伏羲、女媧和神農,因此南享殿被視為可以祛病消災、驅除邪惡的場所。北享殿又被稱為三官殿,原供奉天地水三官、真武大帝和文昌帝君,人們在此祈求風調雨順。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青山寺內還建有“子母殿”、“關帝廟”、“泰山行宮”等建築。相傳,當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東巡“求醫問藥,祈求長生不老”。“登泰山封禪,下泗水撈鼎”,專程來此覽勝並設立泰山行宮。殿內供奉碧霞元君及侍女九尊神像,因此又稱“九女閣”。殿前月臺寬敞,憑欄眺望,山林疊翠,農田阡陌,令人頓生心曠神怡之感。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青山風景區古樹眾多,不僅有千年紫藤,還有青檀樹。在惠濟公殿前就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七棵青山寺古柏,樹齡已經有1000多年。惠濟公殿南側有青山寺一大奇觀“柪 (āo)榆抱碑”,柪榆這個樹種在魯西南只有青山獨有。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惠濟公殿前的庭院中還有一處泉水名為“感應泉”。泉水是從大殿後的山坡上透過殿底流向殿前的,經殿前的龍首口中,潺潺流進石砌八角形的“玉液池”內。泉水雨季不漲,旱季不枯,非常神奇。泉水處有一棵何首烏,攀附於石碑之上。古語講“山水環抱必有靈氣”,“柪 榆抱碑”加上“感應泉”,讓這座深山古剎充滿了靈氣。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拾級而上,登臨青山頂峰,極目遠眺,嘉祥縣城盡收眼中,這座隱藏在深山密林的寺院,讓這裡常年香火不斷,鐘磬長鳴,誦經聲、禱告聲不絕於耳。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深山藏古寺,隱藏在濟寧嘉祥山林間的一處寺院,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每年農曆的年初一、三月十五、臘八,這裡還會舉行青山廟會,山上山下人流如潮,旗幟招展,鑼鼓喧天,香菸繚繞,各種車輛絡繹不絕,如長龍般蜿蜒十餘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