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散文家張岱《越山五佚記》寫道:“越城以外,萬壑千巖,屈指難盡。城以內,其為山者八:一臥龍,二戒珠,三怪山,四白馬,五彭山,六火珠,七鮑郎,八蛾眉。豈知華嚴寺後,尚有黃琢一山。則越城內之山,當增而為九。”
明清時,紹興古城有9座山,而今能見到的僅臥龍山(府山)、戒珠山(蕺山)、怪山(塔山)、白馬山4座。
消失於歷史長河中的5座山,原先的位置在哪裡呢?
清光緒版《紹興府城衢路圖》上標識的9座山。其中彭山、火珠山、蛾眉山和黃琢山現已消失。
紹興古城9座山而今僅見4座
“我從研究紹興的地名出發,瞭解到清光緒版《紹興府城衢路圖》上標註有9座山,這和明末清初散文家張岱《越山五佚記》記載相一致,只是這9座山中,有5座已經消失了。”在很多紹興人的印象中,紹興古城有3座山極為有名,分別是府山、蕺山和塔山,從未想過,原紹興府城中,山有9座之多。紹興地理信息測繪專家張明祥坦言,在做考察之前,自己也並不瞭解這一情況。
山作為一種地理稱謂,釋義為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此前有媒體報道,世界上最小的山,名叫靜山,位於山東濰坊壽光市境內,該山最高處僅為0.6米,有些讓人瞠目結舌。張明祥告訴記者,紹興古城消失的5座小山,體量也不是很大,正因如此,在建設過程中,慢慢地被推平了,但從地名研究的角度出發,這些山的的確確存在過。
“以前,紹興人喜歡把城內自然隆起的小丘稱之為山。舊日紹興海侵時一片澤國,當時就有‘種山、怪山、蕺山、白馬山、火珠山、鮑郎山、蛾眉山、彭山、黃琢山’等9座露出海面的小島。”談及古時紹興9座山的由來,張明祥如此說。
蕺山
這些山,也被寫進了古人的書裡,其中就有張岱的《越山五佚記》。
滄海桑田,地圖上的5座小山已經消失,分別為火珠山、鮑郎山、蛾眉山、彭山、黃琢山,這些山消失的時間,已不能一一確認,但在張明祥的印象中,鮑郎山一直到上世紀末才被逐漸削平,今日已成為環城河綠化廣場,山形蕩然無存。
在張明祥的介紹中,記者瞭解到,這消失的5座山和紹興三山有著緊密的關聯,火珠山和蛾眉山為府山餘脈,彭山是蕺山餘脈,鮑郎山則是塔山餘脈。“雖然這5座山已經消失了,但絕不是無跡可尋的,只要找到這幾處小山的位置,稍微往下挖掘一點,就能見到基岩。”張明祥說。
那麼這幾座山,原先又在什麼位置呢?張明祥首先提到的是彭山。傳說彭山是彭祖隱居之地,但並不可考。在走訪中,張明祥曾聽上了年紀的老人說起,彭山所在的位置,就在現越城區鏡中園公寓內,只是如今從地面上已經難覓彭山蹤跡。
相較於彭山,對火珠山的記載要具體一點。清《越中雜識》記載:火珠山,在臥龍山東隅,小而圜,絕類龍頷之珠。張明祥告訴記者,在寶珠橋東以前有小山,就叫火珠山。而鮑郎山,在塔山西南,一名陽堂山。《越中雜識》也有相關記載:“陽堂山,在臥龍山南三里,郡城跨其上,南麓出城外,踆於河湟。”
塔山
蛾眉山和黃琢山,在張岱的《越山五佚記》都有記載。蛾眉山,因山體狹長,形似蛾眉,故稱,明末清初尚存。張岱記載甚詳:“天啟五年(1625),姑蘇周孔嘉僦居於軒亭之北,餘每至其家,劇談竟日。一日,至其屋後廚下,有石壁丈餘,蒼蒨逼人。餘曰:‘此鼎彝青綠,真三代法物也,何以屈居於此?’問其鄰老,鄰老曰‘此蛾眉山麓也。山高丈餘,闊三丈,長數十丈,南至軒亭,北至香椽衕。石皆劈斧皴法,望之如蛾眉一彎,橫黛拖青,渾身空翠。’”據張明祥考證,蛾眉山在今越城區越都商城北側。
黃琢山,也見於《越山五佚記》,其中寫道:“且黃琢大過蛾眉,而名又甚古,前人總計城中諸山,一目可了,乃復於鞋靸之下失之,亦大異事。”“黃琢山附近的‘華嚴寺’”在東街望春橋南,南宋慶元三年(1197)建,當地老年人仍稱這裡為‘華嚴寺’。現在,這裡已經看不到任何山的痕跡了,已經沒人知道這裡曾經有座山了。“張明祥說。
“三山”之外還有白馬山
據《紹興市志》記載:勾踐小城以及山陰大城是按照“立國樹都”之旨,作為越國首都來建設的。因此在城址選擇上,主持者范蠡從交通、防禦、拓展的戰略需要,以今臥龍山等孤丘聚落為城址。這裡地處會稽山北,山會平原之上,城內又有種山、怪山、蕺山、火珠、鮑郎、蛾眉、彭山、白馬等山,後人稱之為“負臥龍山脊,面秦望,帶鑑湖,玉架、天柱諸峰環峙左右”,得山水之利而無旱澇之憂,能攻易守而基業可據,因此紹興被稱為我國古代城市規劃史上的傑作。
從這段描述看,紹興古城9座山,在歷史上確實存在過,且在某種意義上說,是越國築城的一種依託。
紹興“三山”(府山、塔山、蕺山)自不待言,不僅山勢奇絕,且人文積澱深厚。府山主峰海拔78米,為紹興古時九山之最。作為王宮衛城的勾踐小城,當時就建在山南麓。今天越王殿的位置,為越王宮臺,以後一直是縣治、郡治、州治和府治所在。在臥龍山主峰上,范蠡曾“立龍飛翼之樓以象天門”。
府山。何雯/攝
蕺山即戒珠山,又名王家山。因王義之別業建在山南麓而得名。後來王義之舍宅為寺,寺名“戒珠”,所以有了“戒珠山”之名。明代文學家王思任在《淇園圖序》一文中說:“吾越謂之佳山水,居郡中者有八,而蕺最寵絕”。山上昔有宇泰閣、兼山亭、王家塔、蕺山亭、大觀亭、竹堂、雪軒等建築,向為越中登高攬勝佳處。
塔山即怪山,又名飛來山。北宋王安石有《登飛來峰》詩:“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這首詩富有哲理意蘊,歷來膾炙人口,傳誦不絕。其所詠的就是紹興城中的塔山。
“紹興舊時9座山,5座已經看不到了,但除了“三山”,還有一座白馬山是可以看到的。”張明祥口中的白馬山,位於越城區中興路邊上,附近相關地名有白馬路、白馬廟前、白馬新村、白馬社區等等。白馬山並不起眼,只高出地面6米多。張明祥走訪中發現,有附近居民能夠叫出該山為“白馬山”。
白馬山(位於中興路白馬畈邊)
關於白馬山,還有一個傳說。據傳,白馬山上曾經長有七株茶樹,每年清明節前都會在霧裡忽隱忽現,卻從未有人能採摘,說是因為在茶樹的周圍,有一匹白馬在靜靜地守護著它們。這七株茶樹原是七仙女所變。
“紹興在五代十國時佛教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有大批佛寺建成。白馬廟初名為白馬寺,寺內供奉佛像,廟後的這座山,就是白馬山。後來,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關羽受徽宗趙佶的多次褒封,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將能像關羽那樣盡忠義於君王、獻勇武於社稷,所以各地多建有關公廟,城內的這座白馬寺也就改名為白馬廟,廟內供奉關公像。如今,白馬廟已不存在,白馬山也遺存為一小高坡。”張明祥說。
(原標題《紹興古城9座山,而今僅見4座,你知道消失的5座山原先在哪裡嗎?》,原作者於澤鋒。編輯孫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