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在即,想进入体制这3种备考心态要不得

这是田姐在头条的第81篇原创文章

1、 感觉做题的正确率已经固定了,再怎么努力都没法提升了,很沮丧,怎么办?

田姐发现对于应届生来说,考前最后一个月很煎熬。

国考在即,想进入体制这3种备考心态要不得

因为前期已经复习了很多,大四的课程又不多,没有什么其他杂念,每天就是一门心思看书,可是刷题到了最后,正确率似乎已经固定了。

强项维持在十题错三题,弱项还是一错一大片,甚至还是最后几分钟的时候全蒙C。

这个时候最容易心里没底:我到底能不能上岸?

今年的情况很特殊,国考和江苏省省考相隔十天左右,往年还可以通过国考找找节奏,到了省考的时候再全力一搏。

国考在即,想进入体制这3种备考心态要不得

今年很有可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考之后短时间内想对自己的考试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太难了。

对于这部分考生,田姐认为国考的目标就是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到了省考再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做题顺序是否准确。

因为到了最后冲刺阶段,能力已经都突破得差不多了,但是通过做题顺序的调整,找到自己的做题节奏,把心态调整好才是王道。

田姐自己也是经过无数次的摸索,找到了自己的做题顺序,比如把强项资料分析、逻辑推理放在前面做,而把摸不准对与错的言语理解、常识判断等放在最后做,对于自己的弱项数量分析则是直接蒙,不浪费任何时间。(做出这样的决定还是不容易的)

对于社会考生而言,这时候应该已经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这时候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花一点时间把申论的文章读一读,把最新的时政要点看一看。

社会考生最忌讳的就是:患得患失。

这个心理我在第2点再细讲。

2、 万一考试的时候遇到同事、领导,怕他们觉得自己“心术不正”怎么办?

老实说田姐还挺羡慕那些应届生参加国考、省考的人:

国考在即,想进入体制这3种备考心态要不得

第一, 有的职位是专门针对应届生的,竞争压力小,比如税务局。

第二,应届生没有家庭的牵绊,想考去哪就考去哪,考回老家,留在上学的城市,或者去对象所在的城市等等都行。

第三, 没有对比,不会瞻前顾后,比如新单位的福利待遇会不会不如现在,到了新的单位会不会领导风格完全变了。

不过既然没有那个运气一毕业就考上,作为社会考生我们也不要气馁,田姐看过不少优秀的体制内人士,通过省考、遴选等途径实现了自己事业上的跃迁。

国考在即,想进入体制这3种备考心态要不得

老实说,如果你打定主意要考走,就不要害怕别人知道,因为周围的同事不是傻子,他们其实心里知道你打什么主意。

只要自己的内心够强大,就算别人知道你要考走又怎么样。反正你都是要考走的。

田姐之前一个同事,老公刚考去省厅,自己第二年就追随他考去省厅,周围同事都挺理解她的,甚至默认让她少干点活,平时多看看书。

有很多机关临时工其实也在默默地刷题,其实别人都能理解,年轻人肯定是要考个编制的。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太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导致自己动作变形,其实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解释一下,别人会理解的,甚至会给你工作上的便利。

不过,不排除一些有坏心眼的领导,知道你要考试,故意给你派很多活,让你来不及看书,对于这种不管下属成长的领导,我觉得辞职也罢。

国考在即,想进入体制这3种备考心态要不得

要知道,没有两头都占便宜的好事。能兼顾工作和考试最好,实在不行,那就辞职,没办法,一旦决定了考公务员,真的是会上瘾的,要么就打通关,考编上岸,要么就彻底放弃,好好在企业做出一番事业,真的不要吊儿郎当,田姐最怕的就是有人“随便考考”。

3、 对自己报考的职位并不是很满意,就算考上了,自己也不是太想去怎么办?

在报考职位表的时候经常有人非常纠结,就好像自己一考就能考上似的,还没考试就开始幻想自己万一考上又不想去怎么办。

国考在即,想进入体制这3种备考心态要不得

有的人因为自己的专业所限,只能报一个自己并不是特别心仪的部门,甚至不知道这个岗位是干什么的。

考试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是非常容易分心的,会让人觉得我不需要付出全力,因为就算考上,我也看不上这样的职位。

但是田姐认为,从你打定主意考公务员,到真正去一个自己满意的单位排队,这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短则5年,长则10年,所以不要指望一次就能成功。

不能因为这个职位不是自己最心仪的就掉以轻心,不妨开足马力看自己能否进面,就算最后不成功或者放弃了,最起码你比别人多了一次面试的经历。

记住,所有的失败都有其意义。

田姐,体制内资深人士,写暖心文字,帮助体制新人实现职场进阶。

如果你喜欢田姐的公务员考试文章,欢迎购买田姐的专栏,只要9.9元给自己最后的冲刺加油打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