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時間管理祕籍都在這裡,你的時間不應該這樣被浪費

考研時間管理秘籍都在這裡,你的時間不應該這樣被浪費

昨天,相信大家吃“時間管理大師”羅志祥的瓜都吃飽了吧。在這種熱鬧的氛圍中,世界讀書日,好像變成了看客。當然也有小夥伴突然意識到,因為吃瓜我們錯過了什麼——學習!考研人,請時刻銘記,熱鬧是世界的,與你無關。今天前小程就給大家分享考研人的時間管理技巧,幫助大家提高自己的複習效率!


一、考研人的時間安排建議

(一)階段性複習安排


準備階段:2月之前

蒐集考研信息,確定好報考的專業和學校


基礎階段:3-5月

第一輪複習,注重基礎,複習英語和數學


提高階段:6-9月

第二輪複習,關注招生簡章、考研大綱


強化階段:9-10月

考研報名


衝刺階段:11-12月

第三輪複習,做真題模擬題,現場確認一般在11月


臨考階段:12月底

打印准考證,準備初試


複試備考階段:1月-2月

備考複試


複試階段:3-4月

進行復試


調劑階段:4-5月

初試成績出來時,如果排名或者分數不是特別高,就要開始著手準備考研調劑

(二)每日複習安排

7:00-8:00 完成起床,梳洗,早飯等一系列早起動作

15分鐘複習一下昨天的單詞,同時再背30分鐘新單詞;

10:30之前,把時間都留給英語,背了單詞,做做閱讀;

11:30 專業課/數學複習;

14:00之前,吃飯,加午休,午休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17:30之前,複習數學和專業課,這個時間段,請遠離手機;

19:00之前,吃飯,休息,儘量散步為主,節約精力;

20:00之前,繼續背單詞,如果是7月份之前,也可以帶著看看政治;

21:00之前,整理一天的數學錯題和專業課錯題;

22:00之前,回顧一天的所以的工作,並複習一天的學習內容。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進度,做出相應的變化調整,注意勞逸結合哦。


二、時間管理技巧


(一)方法

1、不要讓大腦做決策,讓大腦執行決策

每天早起規劃一天的任務,在一整天的決策中,讓大腦只在這個早起這個時間做決策,做好決策後,具體的時間段該完成什麼任務,有了目標之後直接執行就可以。

2、記錄自己的有效時間,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杜絕以下各類干擾因素,嚴格規定完成期限,真正管控好自己的時間,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①手機突然有了提示音,然後就打開手機刷

②父母或同學突然干擾,回到書桌前就沒有了狀態

③環境嘈雜,思緒被幹擾

④書桌上沒有需要用的工具,需要到別的地方去找

3、帕瑞託法則

帕瑞託是意大利的一位經濟學家,他的法則就是我們熟悉8/2原則。他認為20%的目標具有80%的價值,而剩下的80%的目標只有20%的價值。一句話,重要的少數和不重要的多數。為了有效的管理時間,應該根據價值來投入時間——把時間投入到有較大意義的目標中去。


(二)誤區
1、困惑於自己該做什麼

有一個對話是這樣的:“請你告訴我我應該往哪裡走?”“這要看你去哪裡。”“不管去哪裡都行”“那麼你隨便走哪條路都行。”許多考生在決定考什麼專業上要花掉幾個月的時間。有的人甚至到報考時還不知道報什麼學校什麼專業。

2、猶豫不決我應該做什麼?

不能做需要作出的決定,猶豫不決讓我們無法集中精力,無法放鬆,無法創造。它還可能成為其他問題的根源,如逃避責任。

3、精力分散

精神和體力的超負荷。過多的精力分散會引出無效的問題解決,無法集中精力,對最簡單的工作也缺乏動機。企圖在各方面都做工作就會使身體產生疲勞。

4、拖延

拖延是時間的竊賊,是時間管理中的最重要的罪惡。拖延的定義是把某一時間能夠做好的事情拖到以後。

5、逃避

我們可以找到很多逃避複習和學習的方法,在樓道口溜達以尋找無聊的可以聊天的人,假裝上網聊與考研相關的事情,不斷清理書桌和抽屜裡的考研資料,總在書店中看哪種考研書更好......

6、中斷

我們複習中都有過類似的經驗,一道難題好不容易有點眉目了,被人打擾再也想不起來了。在寢室裡溫書,接了幾個電話,一上午就完了。

7、完美主義

筆記做得工工整整,髒了一點就修來改去甚至重抄一遍。殊不知,需要和過分是應該區別的,對可以帶來利益的質量和並無任何益處的認真以區別。


以上就是前小程總結出來的關於考研時間管理方面的方法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儘可能調高自己的複習效率,祝各位能早日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