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悲歌——杨靖宇

这篇文章的题目我想了好久,迟迟没有确定。到最后我也只能用4个字英雄悲歌来概括他的一生。在小学的课本里我们都读到过关于他的事迹,最让人震撼的是解剖之后胃里只有棉絮,稻草,还有树皮。甚至小的时候我还尝试啃过一块树皮,嚼不动,甚至还把嘴划破了。每次想到关于杨靖宇的事迹心中总是升起一股悲壮和敬意。

少年时代的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出生,身高1米93,他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的李湾村(今驻马店市驿城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的名字,原来也不叫“杨靖宇”,叫“马尚德”。

英雄悲歌——杨靖宇

杨靖宇

1923年,18岁的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和很多当时的热血青年一样,他秘密参加了革命,并在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杨靖宇青年时期最擅长的不是军事指挥,而是发动农民起义,1927年,杨靖宇在自己的老家发展农民运动,短时间内农民协会会员就发展到1万人。1927年,杨靖宇领导了豫南农民起义,率领5万农民武装占领确山县城。

1929年,杨靖宇离开了家乡,受组织派遣,前往东北。一开始在,杨靖宇化名“张贯一”,在抚顺煤矿建立党组织,随后开始慢慢介入到军事领导工作中。

在这个过程中,杨靖宇的坚韧性格开始显现:他曾被捕入狱5次,受尽酷刑,但没有一次服过软。

9·18事变后

1931年9·18事变后,整个东北已经落入日本人手中,但是当时被命令一枪不许放的东北军撤出之后,东北依然不断涌现出血性十足的抗日英雄,其中就以马占山为代表积极活跃在东北的大地上,不愿意屈服,没有放弃抵抗。

这批人统称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但是因为缺少系统的指挥,充足的补给,同时只有一腔血勇不知配合(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土匪)。最终导致义勇军被各个击破,不得已化整为零。在危急存亡之时总有人挽狂澜于既倒。

这个时候,中共决定,在东北建立党领导下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担任师长兼政委的,正是杨靖宇。

在这个基础上,1935年8月,中共满洲省委决定,以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联合军和游击队为基础,联合其他抗日武装,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任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

《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宣言》

1936年2月20日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人联名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宣言》

英雄悲歌——杨靖宇

1936年,离东三省沦陷已经过去了5年的时间。这片属于中国的土地,已经被日本人冠上了“满洲国”的称号。

但是有一件事情让日本很头疼,有一只中国的军队一直在进行抵抗。甚至日本将这只军队活动的地带称为“癌肿地带”,把他们的领导者,称为“东边道社会治安之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杨靖宇。

杨靖宇将军当时深得游击战之精髓“敌进我退,敌乱我打”。这样一来就搞得关东军和伪满军队对杨靖宇恨得咬牙切齿。

当时关东军有多恨杨靖宇呢?日本当时的记录是这样的:

从1938年开始,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调集了6万人的部队和警察大队,专门剿杀杨靖宇这里不得不说明一下,当时整个抗联巅峰战斗力也就3万人,当时下达的命令是——

看到抗联和其他队伍,其他放过,只打抗联;看到抗联里有杨靖宇的队伍,其他放过,只打杨靖宇。

同时关东军因为长时间被牵制,同时也做了对应反省和总结。并改变了原来的作战思路,大概可以总结为下列三点

  1. 在抗联出没的地区,进行武装屯田移民和保甲连坐,每2、300户居民就用铁丝网圈起来居住,设岗楼和巡警,老百姓进出不得携带多余食物和衣物,断绝抗联和当地百姓的一切联系。
  2. 只要发现抗联队伍,就紧紧咬住跟着打,一刻也不放松,逼迫抗联队伍不断分兵突围,越打越小。
  3. 改变以前的滥杀政策,招降和优待对方的叛变分子。

从这三点基本上可以看出日本的政策,切断补给,隔绝各个队伍之间的联系,从内部分解抗联组织。

事实证明,这三条都起到了效果,尤其是第三条。

叛徒的杀伤力

1938年7月,杨靖宇麾下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程斌,叛变投敌。

这个人我觉得有必要来说明一下,程斌在当时军中威望很高有“小杨靖宇”之称,他被俘的起因是自己的母亲被抓,日本人胁迫他下山投降。其实到这里即使他下山投降,被日本抓住我相信杨靖宇也会想方设法来实行营救。但是就是这个杨靖宇器重的人,不但自己下山投降还带着手下115个人,带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包括现金,下山投降。

伪通化省警务厅厅长岸谷隆一郎为程斌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宣布成立“程斌警察大队”,岸谷隆一郎还把自己的军刀赠给了程斌。

程斌投敌后立的第一个“大功”,就是带着日本人摧毁了蒙江县(今靖宇县)境内70多个杨靖宇设立的“密营”。这个“密营”是杨靖宇精心设计的抗联的补给生命线。“密营”中存放的都是弹药,布匹,粮食.由于当时抗联已经失去了当地老百姓的补给支持。

英雄悲歌——杨靖宇

抗联密营

这70多个“密营”是杨靖宇最后的支撑,在程斌一口气带着日本人摧毁了70多个“密营”后,杨靖宇部队陷入了弹尽粮绝的绝地

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一样,叛徒的数量有增无减。1939年秋天,关东军开始对杨靖宇部队展开全面扫荡,打先锋的,就是岸谷隆一郎手下的10个警察大队——包括程斌在内,10个大队长,都是叛徒。其中为首的杨斌更是熟悉杨靖宇的打法,每每都能猜中杨靖宇下一步要转移的地点。在这期间抗联又蒙受了大量的损失。

1940年1月,杨靖宇的部队弹尽粮绝,在零下20多度的冰雪环境下,他们开始用布包着着脚在雪地里前行,饿了只能啃树皮。为了解决部队补给,杨靖宇命令大部队北上突围,自己带着贴身的十几个战士,继续与敌人周旋。

1月22日,第二个叛徒出现了。杨靖宇的警卫旅参谋丁守龙被伪通化省警察大队捕获,随即变节,杨靖宇的隐蔽位置、兵力情况被日军获知。包围圈大大缩小。

2月1日,第三个叛徒出现了。杨靖宇警卫员张秀峰携大量经费和一些绝密文件投敌。张秀峰这个畜生是杨靖宇一手养大的,两人情同父子。杨靖宇从来没想过他会主动投敌,而且最关键的是,由于张秀峰带了大量的资料导致日本方面分析出了杨靖宇之后的突围路线以及行动方向。这一次的出卖几乎让日本人可以精准定位到杨靖宇的位置。

英雄悲歌——杨靖宇

张秀峰

2月22日,第四个叛徒出现了,这一次的出卖,是致命的。

这一天的上午,孤身一人,他的另外两个警卫员已经在买粮途中牺牲。已经5天5夜没吃过东西的杨靖宇,在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里,终于等到了4个砍柴的村民。其中的一个村民,是伪军的排长,叫赵廷喜。

杨靖宇恳求他们,能否回去带点食物和棉鞋回来,重金酬谢(这里需要说明下杨靖宇当时确实携带大量现金)。

赵廷喜劝他:“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对投降的人不杀头的。”

杨靖宇回答:“老乡,我是中国人哪!不能做这样的事。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中国就完了!”

答应给杨靖宇弄点粮食的赵廷喜,在回去路上碰到了另一个汉奸李正新。因为怕其他三个人先报告看到了杨靖宇,赵廷喜立刻把事情全盘说出。

2月23日下午3点左右,日军赶到,包围了杨靖宇最后的藏身处。

英雄饮恨,壮烈牺牲

1940年2月23日下午,杨靖宇走向了生命最后的时刻。

根据日本的《满洲国警察外史》,以及伪满时期的内部档案《东边道治安肃正工作》当时的记载。

日军指挥官西谷喜代人在距离杨靖宇50米远的地方下令停止前进。并开始喊话:“君是杨司令否?”

杨靖宇回答:“是的,我就是杨司令”

西谷喜代人继续喊话到:“我们是通化的警察队。在我们的部队里面,曾经是君之同志的,都归顺了。若是君能归顺,岸谷厅长必会热切相迎。现在这个地方,要逃脱是不可能的了,何必急着去死呢?考虑一下归顺可好?”

杨靖宇回答:“我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不可能如你所愿。很多部下都牺牲了,我如今只剩了自己一个人。虽临难,但我的同志们在各地转战,你们灭亡之日必将到来。我将抵抗到底,无须多说,开枪吧。”(也有说杨靖宇根本没有回话直接开枪射击)

之后枪声大作,杨靖宇手持双枪,不断射击,在右臂被击中后,左手持枪继续还击。眼看生擒无望,西谷喜代人下令击毙杨靖宇。一颗子弹随即击穿了杨靖宇的胸膛。射击的人叫张奚若,是东北抗联里有名的机枪手,随程斌一起投降,也曾是杨靖宇的爱将。最后也是他奉命砍下了杨靖宇的头颅。

英雄悲歌——杨靖宇

张奚若

当日本终于确认他们击毙的就是杨靖宇时,既兴奋又诧异。最让他们不解的是杨靖宇在零下二十多度的环境下,没有任何补给是怎么坚持这么久的。后来日本人切开了他的胃。里面只有三样东西:棉絮,稻草,树皮。

死后受辱

杨靖宇牺牲后,日本人找来了一个门板,把杨靖宇的尸体放到门板上立起来,拍了一张照片。

英雄悲歌——杨靖宇

杨靖宇死亡时照片,头颅照片可以自行搜索

在日本人解剖之后,日本人为了宣扬自己的功绩以及打击当时抗联的士气,命令张奚若割下了杨靖宇的头颅,并且于1940年2月25日,日军将杨靖宇的人头在通化示众了3天后,送到了新京(当时长春)关东军司令部,放在二楼医务科用药水浸泡。国民党接收了日伪政权,杨靖宇的人头被转移存放在长春医科大学医疗器械室。

直到1948年由军官张羽率5名战士,乘专列秘密护送到哈尔滨,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

1949年,郭沫若为杨靖宇题词为:“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萬两千古,于今赤旗满山河。”

后记

总是有人说,抗日期间东北一开始就被占领了,不但没怎么出力,反而净出些汉奸,叛徒。

据当时日伪统计机关统计,仅1935年,东北抗联就在东三省各地发起大大小小战斗39105次,截至1940年,共发动大小战斗近7万次。根据日本外务省发布的统计数据,日本在满洲共损失近27万士兵,其中减去苏联方面宣布歼灭的8万人,剩下的18万,应该就是东北抗联和其他抗日义勇军的功劳。最巅峰时期的1941年,东北抗联在东三省牵制了76万日军(虽然主要任务是防御苏联)。我只想说一寸山河一寸血。

1945年8月9日,在中苏边境上,150万苏军向日本关东军发动了总攻,其中有一批特殊的队伍,他们都是中国人,都是当时一路打一路走的抗联。

当年东北抗联的弟兄们,最终以这种英雄的方式打回了自己的故乡。但是白山黑水之间再也没有那个可亲可爱的杨靖宇。

至于那些叛徒,大部分受到了应有的审判。程斌之后一度逃脱制裁,在1951年被人检举身份,枪毙。赵廷喜1946年被群众抓获,被枪毙于杨靖宇坟前。但张奚若、张秀峰等人因为种种原因(缺乏证据,追诉时效等),均逃过了制裁。张奚若晚年坚决否认自己射杀杨靖宇(其余人都指认是他)。

有些人值得我们铭记。


我会定期的更新一些历史小故事,如果您喜欢请点个关注,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