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來,紅苕生

  

【留住鄉愁】

  在黔北,紅薯被稱為紅苕。其實,紅苕並非都是紅色,還有白色、黃色或紫色等。

  “原野土坡地幾壟,披蓑帶笠穀雨種。綠葉玉莖陽光照,藤蔓根壯雨露濃。”兒時記憶裡,家鄉田野中的山嶺薄地,到處是紅苕這種作物的身影。家鄉人常言“紅苕爛賤”,說的是它抗逆性強,耐旱耐瘠,病蟲害較少,易成活且產量高。山裡長期缺水,與玉米、稻穀等作物相比,紅苕更能在烈日與狂風中頑強生長。不管是將它種植在石旮旯還是貧瘠的山坡上,它都能樂滋滋地生長開來,秋天必有收穫。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紅苕就是人們用以果腹的食物;在收成不好的年景裡,它還是“可抵半年糧”的主食之一。


三春來,紅苕生

黔北的農戶在收穫紅薯。 光明圖片

  “三春穀雨種紅苕,一秋霜降收地瓜。”隨著穀雨的到來,萬物開始瘋長。育秧地裡的紅苕秧苗長到數尺了,用剪刀剪成小段,每段只有兩三片葉子,放在已打好的土埂上。秧苗不能倒放,否則只長葉不結瓜。“兩犁一壟,一腳一苗”,說的是栽種紅苕的行距和棵距。放好苗後,只需用鋤頭在壟溝裡隨便掏點泥巴蓋住下半截即可。如遇晴天栽種,土埂上的秧苗往往被曬得蔫耷耷——不過不用擔心,只需幾天,它們就會轉青長出新葉來。

  春夏之交,雨水充足,地裡紅苕拔著節兒瘋長,匍匐在地面的長苕藤萌生的鬚根悄悄扎進泥土,橫七豎八鋪滿田地。母親說紅苕藤就像娃娃,該管教時絕不能慣著,於是就要將藤蔓從地頭順著根部牽起,用勁兒一拉扯斷鬚根,再用鐮刀攔腰割去一大截,把留下的藤蔓翻起,朝著一個方向理順,各歸各壟。如此一來,頑皮的藤蔓就沒法與主幹爭搶養分了,泥土裡的塊根就能安心生長成大個的紅苕來。割下的苕藤揹回家,是餵豬喂牛的上好飼料。當然,會持家的女主人還會將綠油油的苕尖兒掐下一小盆來,或涼拌或爆炒或涮火鍋,味道鮮嫩無比。只是過不了幾日,那些割剩的半截苕藤又“蹭蹭蹭”地爬滿田間地頭,於是又反覆“翻藤”“割藤”,直到經歷了秋霜,它們才漸漸變黃,失去蓬勃的生機和活力。

  “半園荒草沒佳蔬,煮得佔禾半是薯。”在蘇東坡被髮配的蠻地,當地人易於種植並視為主糧之“薯”,與我家鄉俯拾皆是的紅苕想來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待紅苕全部歸倉,勤勞智慧的家鄉人便想方設法把紅苕變成各種好看又好吃的食物,比如甜糯可口的紅苕粑、紅苕湯圓,溜滑筋道的紅苕粉條,香酥鬆脆的苕絲糖、紅苕乾等。紅苕富含膳食纖維以及胡蘿蔔素、維生素等10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均衡,可謂糧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本草綱目》認為,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等功效,能使人長壽少疾。可見,紅苕不僅是健康食品,還是祛病良藥。

  如今,又到了“三春來,紅苕生”的季節。我的思緒就像紅苕的藤蔓一般蔓延向兒時故鄉的田野,任由自己醺然沉醉於那熟悉的泥土芬芳中,一面回憶,一面憧憬。

(作者:方洪羽,系貴州省餘慶縣文聯副主席)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