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教育2020年度十大熱點

2020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是家庭教育迎來大考的一年。全人類緊急應對新冠疫情,數億家庭被打亂生活節奏,居家學習狀態使許多家庭教育誤區和漏洞集中暴露出來,“神獸回籠”成為網絡熱詞,中小學生心理危機事件明顯多於往年。中國教科院全國問卷調查顯示“五成家長遭遇居家陪學困難”,教育部關工委與中國教育電視臺聯手推出的家庭教育系列公開課收視人數達2000萬,期待科學、專業、切實的家校合作成為全社會空前的共識。

2020年,是“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成為國家發展規劃和遠景目標的一年。家庭教育政策力度繼續加強並及時回應現實問題,新修訂的《家長家庭教育基本行為規範》強調家長依法履責,堅持立德樹人,要“尊重教師和社區工作者,理性表達合理訴求”;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強調“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城鄉公共服務體系”,還新增了網絡保護專章;中共中央、國務院倡導家庭樹立崇尚勞動的良好家風,勞動教育將貫通各學段、貫穿家校社共育各方面;《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正式施行,安徽成為第7個家庭教育有法可依的省份。

2020年,是教育系統積極行動投入史上規模最大“教育實驗”的一年。家庭變課堂、教師變主播,學科知識、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衛生和健康知識教育等資源迅速“雲”集,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被叫停;首屆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將家庭教育指導專委會列入其中,家庭教育指導在教育部工作序列中佔據重要位置。

2020年,是家庭教育學術活動“雲上”“線下”雙向運轉的一年。專家學者主動回應黨中央“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支持體系”的戰略部署,高校家庭教育學科建設有了初步規劃;“生命需要陪伴”“協同互補創建家校社和諧關係”“未成年人在短視頻中得到減壓和好玩的感受”等話題,透露出後疫情時代家校社共育面臨的新挑戰。

2020年,是家庭教育立法“尚在路上”的一年。2019年6月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要求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強化監護主體責任。日前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制定家庭教育法列為2021年預安排的重點立法工作,不再遙遠,值得期待。

1.兩億學生居家學習,學校家庭共同經歷“停課不停學”挑戰

疫情突如其來,2020年的春季學期不得不延期開學,全國兩億多大中小學生進入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居家學習狀態,學校和家庭共同面對“停課不停學”的空前挑戰。

教育系統緊急行動,教育部春節期間就成立專項工作組,節後不到兩週,一個可供5000萬名學生同時在線學習的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搭建成功,各地教育部門因地制宜,及時開展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衛生和健康知識教育,攜手進行了一項被稱為史無前例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實驗”。

同時,超長版宅家時光使得孩子的活動空間有限,有些家庭生活單調、節奏混亂,使原來就存在的親子溝通、自理能力、健康意識等諸多問題集中而激烈地爆發出來;有些家長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一落千丈,各地陸續出現孩子心理危機事件。

這一挑戰也讓很多家長意識到自己其實不會高質量地陪伴孩子,讓教師意識到自己並不瞭解學生家庭的情況,指導不到位。在家校社攜手共育才能更好培養孩子這一點上,全社會達成了空前共識。

2.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重視青少年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教育”。

“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五育並舉”和“三全育人”的具體體現,是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總體方向的實踐路徑。

2019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圍繞重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作出新的部署,中辦、國辦印發的《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也就“家庭和社會相銜接的綜合勞動、實踐育人機制”提出具體措施。

3.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 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

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倡導家庭樹立崇尚勞動的良好家風,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意見》指出,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家庭勞動教育要日常化,學校勞動教育要規範化,社會勞動教育要多樣化,形成協同育人格局”。

《意見》提倡要引導家長樹立正確勞動觀念,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鼓勵孩子自覺參與、自己動手,隨時隨地、堅持不懈進行勞動,掌握洗衣做飯等必要的家務勞動技能,每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讓孩子養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

4.《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網絡保護專章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於10月1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未成年人保護法》從2012年的72條擴充到132條,增加了“網絡保護”專章。

為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新《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依法履行的各項職責,強調各級政府應當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城鄉公共服務體系,配合開展家庭教育知識宣傳,組織社會力量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新增加的網絡保護專章共十六條,涉及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培養、網絡空間合法權益、預防和干預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內容,明確“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提高網絡素養,規範自身使用網絡的行為,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行為的引導和監督”。

5.全國婦聯、教育部印發《家長家庭教育基本行為規範》

8月26日印發的《規範》共10條,結合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及其他指導性文件要求,對2004年制定的《家長教育行為規範》進行了修訂完善,強調家長依法履責,堅持立德樹人,保護子女合法權利,“理性幫助子女確定成長目標,不盲目攀比,不增加子女過重課外負擔,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眼光評價子女”,在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中發揮家庭教育的特點和優勢。

《規範》指出家長要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為子女健康成長創造良好家庭環境,注重品德教育,引導子女養成良好習慣、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進子女身心健康發展,杜絕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針對家校合作中的問題,《規範》特別指出家長要“尊重教師和社區工作者,理性表達合理訴求”。

6.《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正式施行

7月31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安徽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迄今全國已有重慶、貴州、山西、江西、江蘇、浙江等7省市通過了地方家庭教育條例。

《條例》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應當將家庭教育事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組織制定家庭教育工作專項規劃,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的家庭教育工作,統籌保障家庭教育促進工作相關經費”“建立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協調解決家庭教育發展重大問題,督促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家庭教育發展相關工作”“應當制定促進家庭教育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組織實施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城鄉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家庭教育工作隊伍專業化水平”。

《條例》指出父母是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接受家庭教育指導要從“新婚夫妻”開始。幼兒園、中小學等學校應當建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制度,完善家庭教育指導機制,將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納入教職工業務培訓內容,“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將家庭教育工作作為中小學、幼兒園綜合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鼓勵師範類高等院校在教育類專業開設家庭教育相關課程,鼓勵有條件的高等教育機構設置家庭教育相關專業,開設家庭教育指導課程。鼓勵相關研究機構、高等教育機構等開展家庭教育理論和應用研究,鼓勵相關培訓機構等開展家庭教育指導人才培訓。

安徽省將每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所在周定為省家庭教育宣傳週。

7.教育部關工委聯合中國教育電視臺共同推出“家庭教育公開課”

教育部關工委家庭教育中心面向全國10個省份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生家長開展問卷調查,從53690份有效問卷中梳理出家長關心的孩子不良情緒、沉迷手機遊戲、青春期叛逆行為和親子溝通不暢等核心問題,並於6月25日聯合中國教育電視臺組織專家推出“家校共育 立德樹人”家庭教育系列公開課。應對“疫情綜合徵”、家校社協同育人、媒介素養與兒童手機使用習慣、幫助幼兒情緒管理、關注幼兒品格培養、獨善其身與相善其群、“叛逆期”不叛逆等9期公開課受到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一致好評,收視人數達2000萬,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評價和認可。

8.國家衛健委發佈《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

為指導疫情期間兒童青少年近視預防,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組織專家制定並印發了《兒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近視預防指引》,明確提出應限制線上學習的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對電子產品的選擇和擺放要求、青少年的讀寫姿勢等也作出了明確規定,指出線上學習期間,要特別注意用眼衛生,做到合理選擇和使用電子產品,確保科學用眼。

《指引》要求“線上學習時間,小學生每天不超過2.5小時,每次不超過20分鐘;中學生每天不超過4小時,每次不超過30分鐘”“家庭採光和照明狀況對兒童青少年的用眼衛生至關重要”“家長幫助孩子保持學習規律和生活節律,保證孩子作息規律、睡眠充足、體力活動適量”“兒童青少年每日協助家長做適量的家務勞動”。

針對疫情期間孩子主要在家學習的現實情況,《指引》還具體要求家長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小學生10小時、初中生9小時、高中生8小時),督促孩子保持學習規律和生活節律,避免形成晚睡晚起等不良習慣。

9.教育部回應: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

12月10日,教育部新聞發佈會回應“要求家長改作業問題”,明確提出作業不屬於家庭教育範疇,批改作業的職責是學校的事情,嚴禁懲罰性作業、要求家長完成或批改作業,“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教育部一貫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此前多地出臺了相關規定,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行為。《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對微信群佈置家庭作業、家長批改家庭作業等熱點問題都提出了措施,山東濰坊明確規定不得要求家長批閱、打印作業;山西太原實行“每週一日無作業”制度;廣東省教育廳發文杜絕家長批改作業……

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陝西等至少10個省份教育部門出臺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有的地方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10.家庭教育指導專委會列入首屆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12月10日,《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遴選首屆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人選的通知》發佈,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和有關直屬單位推薦,教育部審核遴選、綜合研究,確定了25個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委員人選。

其中家庭教育指導專委會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志勇擔任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為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衚衕小學校長王歡、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家庭教育專家孫雲曉、山西省實驗中學校長孫秀梅和首都師範大學校長孟繁華。

《中國教育報》2020年12月31日第9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