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快報:《紅色堡壘》紀錄片第四集--永不消逝的電波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秘書長和中共中央組織部長的周恩來,剛剛結束在蘇聯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從莫斯科返回上海。迎接他的是中央特科四科科長李強,當晚他借宿在李強家。

衡水快報:《紅色堡壘》紀錄片第四集--永不消逝的電波

面對窗外夜幕籠罩的上海街道,周恩來忽然問道,“你看這大上海,這大街小巷本來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地,可是我們卻站穩了腳跟。但上海的空中能不能也讓我們暢通無阻?”對於周恩來的問話,李強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他半開玩笑地反問道,“恩來同志,你的意思是我們特科執行任務,有了汽車、摩托車還不夠,還要搞幾架飛機?”周恩來笑了笑,說:“我們現在要搞的這個東西速度比飛機還要快。”周恩來需要的究竟是什麼呢?

衡水快報:《紅色堡壘》紀錄片第四集--永不消逝的電波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人高舉革命的大旗在血泊中重新站起。一個個白區黨組織逐漸恢復,一塊塊蘇區根據地紛紛建立,革命的烈火再一次燃燒起來。上海黨中央亟需加強與各地黨組織的聯繫,特別是與蘇區的聯繫。

衡水快報:《紅色堡壘》紀錄片第四集--永不消逝的電波

由於沒有無線電通訊,中央派往各蘇區的交通員不僅要冒著生命危險突破敵人的重重封鎖,而且隨身攜帶的文件很容易洩密。上海通往蘇區的北方交通線和長江交通線先後遭到敵人破壞,唯一的南方交通線需要通過香港、廣東和福建迂迴進入蘇區,整個路程長達兩個月時間,中央的緊急指示無法及時傳達。

衡水快報:《紅色堡壘》紀錄片第四集--永不消逝的電波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外秘密召開,會議特地討論了建立中央電臺的計劃。當時美國人設計的無線電臺已經在斯坦福大學草坪上跟所有大陸電臺進行通訊並大獲成功。很快國民黨政府的無線電波也開始在中國上空頻頻穿梭,彼此往來。那時國民黨政府所採用的大多是莫爾斯電碼,但即使是這樣幾近原始的收發報技術中共也不具備。

衡水快報:《紅色堡壘》紀錄片第四集--永不消逝的電波

浴血奮戰中的中國共產黨就是要在這樣的情況下白手起家自制電臺。周恩來決定把這個艱鉅的任務交給年僅23歲的李強。李強,本名曾培洪,少年時代就讀於南陽路礦學堂大學部土木工程系。上海工人武裝起義期間,曾經通過自學制造出炸藥和手榴彈,被周恩來稱為巧匠,後擔任中央特科四科也就是交通科科長。

衡水快報:《紅色堡壘》紀錄片第四集--永不消逝的電波衡水快報:《紅色堡壘》紀錄片第四集--永不消逝的電波

李強先是在一份美國的無線電期刊上找到了一張發報機的圖樣,然後又根據這些圖樣繪製出了電臺線路圖和零件圖。

衡水快報:《紅色堡壘》紀錄片第四集--永不消逝的電波

這一天,李強來到了美國RAC(無線電)公司的上海銷售部,拿出他那份早就寫好的電子零配件購貨清單。當他把清單提交給那位外籍店員時,不料對方臉上的笑容頓時消失……《紅色堡壘》第四集——永不消逝的電波中共無線電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中央特科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中共無線電通訊事業的創始之地。李強、張沈川等電訊事業的先驅們勇於創新、接續奮鬥,用一道永不消逝的電波切實發揮著黨的耳目和衛士的作用。他們堅定不移的政治信仰,捨生忘死的革命意志,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勇於創造,不計個人得失的高尚情操將永遠成為國人不朽的精神地標!原標題:《《紅色堡壘》紀錄片第四集——永不消逝的電波》 來源:武邑縣法院 原文地址: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00578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