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不是甜,辛不是辣,太极不是拳

太极拳讲听息,

不是听口鼻在那呼哧带喘;


太极拳讲内观,

不是用眼睛在那瞪的溜圆。


听息,和内观,

都是让我们把心搁肚子里,

因为太极拳的动是内动。


左手指月,咱得留心月;

粮食磨好了,其实可以杀驴;

既然过了河,谁说不能拆桥;

鱼儿捞出来,篓就不拿走了;

兔子抓住了,兔笼卖破烂吧;

懂了太极拳,唠什么手和脚;

懂了我,刚说的话都可以忘。


别拿小眼撇我,

这些话都是前辈讲的:

指月示人;

卸磨杀驴;

得鱼忘筌;

得兔忘蹄;

得意忘形;

得意忘言。


太极拳就是一个工具,

为感知天地。


甘不是甜,辛不是辣,太极不是拳


眼睛也是一个工具,

很多人把眼睛看不到的视为迷信,

天地何其大,眼睛何其小。


舌头也一样,

三寸不烂又如何。


中国人讲五行,好像虚无缥缈,

其实与我们息息相关,

例如五味入五脏:

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

辛入肺,咸入肾。


咱说说甘和辛,

我们常说甘甜、辛辣,

其实甘不是甜、辛不是辣,

甜、和辣,是甘和辛的一个表象,

是舌头这工具感知出来的。


酸甘苦辛咸,是五种药性,

不是舌头尝出来的。


打比方:

咱们把一群人归为两类,

好人和坏蛋,

不能按长相的好歹来分吧?

咱得按人心的善恶。


舌头只尝出了甘里的甜,

辛里的辣。


甘不是甜,辛不是辣,太极不是拳


人们都是短视的,

当我们只需要舌尖上的快感,

就刻意制取甜,

而忘掉了甘的博大。


就好比练太极拳,

把眼界停留在表演或技击,

当然这属于太极拳,

但太极拳比这厚重。


中国人讲苦尽甘来,

苦到头了不完全是甜,

还可以有更丰富的情感,

不然为什么幸福来的太快,

还有人哭呢?


甘不是甜,辛不是辣,太极不是拳


甘是什么?

看成语就知道了:甘之如饴,

饴是麦芽糖,

我觉得她和甜的区别就是丰富。


麦芽糖,就是在街上拿两根小棍,

搅着吃的那种,

懂这个的脸上都写着岁月的沧桑。


玄同说太极,

而不是玄同说太极拳,

区别就在这儿,

太极比太极拳丰富,

老道可以乱扯,

下面再唠十块钱的养生。


前辈讲:春天要省酸增甘,

春天属木,酸属木,

为什么不能吃酸呢?


甘入脾,属土,为啥要补土呢?

这又是太极拳的理儿了。


太极拳讲人刚我柔,人柔我刚,

春天吃点甘,补土,

就因为春天木性当令,

也就是木比较刚,

木强了要克土,所以土会弱。


不是绝对的,

不吃酸只吃甘,叫孤阴孤阳,

省酸增甘,是阴阳相济。


省酸,是比平时少吃一点;

增甘,是比平时多吃一点。


甘的食物很多,

例如山药和大枣。


春天如果过分补木,

会使木产生杀伐之气,

太极拳求的是一种平衡。


就好比:

人不能有傲气,

但必须有傲骨,

该傲还得傲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