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專業經驗分享絕對乾貨!(所有專業都適用)

轉專業經驗分享絕對乾貨!(所有專業都適用)

轉專業經驗分享!絕對乾貨!(所有專業都適用)

大學入學後是否因為調劑而心懷不甘?是否因為服從父母要求而背棄理想?是否因為專業和想象不同倍感難過?

轉專業吧!

轉專業的前提是你瞭解轉入專業的基本情況和就業方向並且有能力有興趣完成該方面的學習。轉專業在中國大部分院校都有成績要求我就不進行綴述了,具體要求根據學校而定,建議不要百度去看官網的往屆轉專業文件(通常不會有大變動)。

轉專業的專業選擇,你既然都點開這篇專欄想必你也心裡有數了,那我跳過。

我的轉專業之路真的相當曲折!

轉專業報名之前,我們班的輔導員多次強調非師專業不能轉師範,然後學長學姐也都為我們營造一種轉專業很難,不能轉師範的假象。但是事實上非師轉師範已經放開很多年了,之前我在轉專業名單上面看到有藝術設計的轉英教我就去教務處詢問,結果教務處老師告訴我們是不可以的。(那個老師也不清楚學校規章叫我問輔導員,我們輔導員說不行)。我們轉專業文件上沒有說非師不能轉師範,但是輔導員一直說不能,可能是他對院內學生的挽留支持吧。

隔壁班的團支書就因為這一政策沒有報名轉專業錯失良機,而我也因為這個問題沒有轉到師範類。

後來才知道能轉師範一事院內只有一部分人知道。

這告訴我們,在轉專業面前不要相信人,最好去官網查數據!你看到有以往多年的記錄加上沒有官方文件明確指出不可以就是可以!(最好在這個基礎上多問問別的院的同學,因為沒有利益關係不會相同院的不告訴你實情。老師也要問,但是最好不要是本院的,多問幾個不要像我就問三四個。)

收集資料也十分重要。

你可以分析初試通過名單和轉專業擬錄取名單人名的重複率分析初試的重要程度,如果收六個人初試前四名都進了擬錄取那就說明初試是主要參考項。

你分析和你一起報考同一專業的同學地域,初試等候時期可以聊看看,如果你們學校是個所在城市經濟能力不強或者非省會可靠關係轉專業的這類學校的話,你的贏面還要考慮臨近市區,本地戶口,父母本省教育局工作的同學。

說到複試,我是在睡覺睡得迷迷糊糊的早晨九點多,在磨洋工刷牙的時候被朋友打電話叫看班群知道十一點要轉專業複試的。此時我才知道我的成績在非師第二(非師招六個)。不過我知道,面試第一非我莫屬,事實上的確拿了最高分。

筆試我是個默寫詩句寫不出幾個的可憐蟲,但是面試就不一樣了

說事前準備,因為非師的名額比師範少很多,我的準備一點都不能有差錯。筆試和麵試之間肯定會有時間差,這就是我需要利用的。我在筆試之後,的當天晚上去圖書館看了好幾篇論文憋出了一篇王國維和詞學研究相關論文。(前車之鑑勸你早點寫好,還能多改改)這篇論文就是我的敲門磚。因為轉漢語言我還寫了硬筆書法。 接著就是利用知識儲備讓老師知道你和其他人不一樣,你這人他們想要。拿出之前準備的公開課筆記和論文筆記,根據不同的知識模塊進行組合精煉(專業術語多用)。很簡單你馬上就能畫出一個思維簡圖,面試前五分鐘看一遍簡圖就OK了。

事前準備週期挺長的,從轉專業念頭開始就能開始準備知識儲備了。轉專業通常在期末,現在還來得及。

轉專業面試排隊了,這時候應該做的就是,不要做第一個進去的人,除非抽籤倒黴,等到第一個人出來,你就知道里面大體情況,根據座位安排,就能知道誰是主咖等等率先討好誰。通常年紀大的,問問題較後較深刻的,座位安排具體分析三者都像是主咖的,通常就是主咖。此時,打開官網,你還有幾分鐘。主咖可能是教授或者副教授,通過那位同學的描述你可以知道他(她)教什麼,等等多講點他教的方向。像我的主咖是教基礎寫作的,我就談了公文寫作的相關。(非師的是公關文秘向,公文寫作必不可少)其他的按照原定計劃雨露均霑。

面試過程很順利,記得結束的時候 “謝謝老師”鞠躬和帶門。

筆試很菜也說一下怎麼準備吧,去打聽想轉入專業的課程,和讀相關專業的好友厚顏無恥地要各種材料。看三遍去考試。

最後,相信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