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月流火裡,聊中國的古代曆法


“七月流火”這個詞語,出自《詩經·豳風·七月》。

原詩是這麼說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是說,一進入七月,火星就偏著西方去了,天氣開始轉涼,再到九月份就要抓緊時間趕製冬天的衣裳了。

咦,是不是感覺和我們通常理解得不太一樣?

通常有好多人用“七月流火”這個詞的時候,總是想說夏天的天氣熱得好像著了火一樣的。

那現在你就知道了,這七月的流火,可不是熱得像著火一樣,它指的是天上的火星,每年農曆的六月會出現在正南方,是一年之中位置最高的時候,而七月以後就開始逐漸偏西,所以叫作“七月流火”,自此天氣也便逐漸轉涼了。


從七月流火裡,聊中國的古代曆法

《七月》是一首表現西周農民一年到頭兒繁重勞動生活的詩,所以在這首詩裡,有很多關於日月季候的敘述,除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還有像“八月其獲,十月隕落”,或者“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說的全是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的意思。

而這個時間的算法,聽上去怎麼都好像和我們現在的有差別呢?

你聽他說“六月食鬱及薁”,鬱,就是李子,薁,指的是葡萄。如果我記得沒有錯的話,今天的我們,能吃到葡萄的季節,怎麼都在八月了。

難道詩經時代的人們,就已經懂得大棚種植了嗎?

當然不是的,那個時候的農業發展,遠沒有這麼發達。而他們之所以說是在“六月份就能吃上葡萄”這件事情,只不過是古代曆法的計算和我們今天存在著差別罷了,至於葡萄成熟的時間,大致相差的應該不會特別遠。

那麼現在一定會有人問,古代的歷法和現在的差別又是什麼呢?

說起古代的歷法,是一個比較複雜的話題,目前最流行的有“古六歷”之說,包括了黃帝歷,顓頊歷,夏曆,殷歷,周曆和魯歷六種曆法,都是我國最古老的歷法。

黃帝歷和顓頊歷太古遠了,幾乎是一個傳說的時代,而魯歷又單是指春秋戰國時期魯國的歷法,具有強烈的區域性。

夏曆,傳說是夏朝時通用的歷法,它與我們現在的農曆,也就是老百姓說的陰曆十分相近,因此對於我們來說,夏曆也是最容易理解和記憶的。它每一年的正月,便是我們現在農曆的正月,換句話說“七月流火”裡的“七月”,指的也正是我們現在農曆的七月,若論起公曆來說,基本上便是八月底、九月初的開學季了,天氣果然應該開始轉涼了。

至於殷歷自然是指商朝採用的歷法了。這個就會比較麻煩一些,他的正月,基本上相當於我們現行農曆的12月,差不多是現行公曆的元月左右。

而周曆說的是周代的歷法,他的正月會比殷歷更早一個月,基本是在現代農曆的11月,相當於現代公曆的12月左右。


從七月流火裡,聊中國的古代曆法

《詩經》成書於周朝,但是奇怪的是,老百姓卻依然習慣於延用夏代的歷法,甚至有的時候是夏商周三代的歷法合起來混用,這就會使得《七月》這首詩在時間上顯得有一些混亂,如果沒有很好的理解古代曆法的計算方法,就根本沒有辦法理解詩中所表達的農時與農事。

但大體會有一個規律。

比方說,詩中提到的整月份,按夏曆來推算是比較簡單的。

如“四月秀葽,五月鳴蜩,七月流火,八月萑葦,九月授衣,”我們來對照一下:

四月份遠志子開始結子了——現行農曆的四月,的確是花落子生的時候。

五月份開始能聽到蟬叫了——現行農曆,端午一過,是有知了叫了。

七月份火星偏西了——現行農曆的七月天氣開始轉涼了

八月份蘆葦長成了——現行農曆的八月,蘆葦灘上的蘆葦已經長成了風景。

九月份要忙著趕製冬衣了——現在的農村還有講究“十月一,冬衣制齊備”的說法,指的就是農曆的十月,這個說法也是對得上的。


從七月流火裡,聊中國的古代曆法

但詩中還有一種記法:

“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就要稍微麻煩些。

按《毛傳》裡的註解,“一之日,十之餘也”的意思是說,一之日,指的是十餘了一,也就是十一月的意思,這一下就好理解“一之日觱發”了,按照夏曆,也就是現行農曆的十一月,可不就已經北風吹得呼呼響了嗎(觱發,指大風吹物發出的聲音)。那麼同樣,二之日栗烈,便是農曆的十二月,真的開始有了寒氣刺骨的冷(栗烈,即凜冽)。

至於到了三之日,四之日,便以此類推的,既然二之日已是12月,那麼三之日自然是正月,四之日自然是二月,對應的農事,“三之日於耜”是整理好農具,“四之日舉趾”,開始下地幹活,也就與今天的農時農事基本相吻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