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月流火里,聊中国的古代历法


“七月流火”这个词语,出自《诗经·豳风·七月》。

原诗是这么说的: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是说,一进入七月,火星就偏着西方去了,天气开始转凉,再到九月份就要抓紧时间赶制冬天的衣裳了。

咦,是不是感觉和我们通常理解得不太一样?

通常有好多人用“七月流火”这个词的时候,总是想说夏天的天气热得好像着了火一样的。

那现在你就知道了,这七月的流火,可不是热得像着火一样,它指的是天上的火星,每年农历的六月会出现在正南方,是一年之中位置最高的时候,而七月以后就开始逐渐偏西,所以叫作“七月流火”,自此天气也便逐渐转凉了。


从七月流火里,聊中国的古代历法

《七月》是一首表现西周农民一年到头儿繁重劳动生活的诗,所以在这首诗里,有很多关于日月季候的叙述,除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还有像“八月其获,十月陨落”,或者“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说的全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的意思。

而这个时间的算法,听上去怎么都好像和我们现在的有差别呢?

你听他说“六月食郁及薁”,郁,就是李子,薁,指的是葡萄。如果我记得没有错的话,今天的我们,能吃到葡萄的季节,怎么都在八月了。

难道诗经时代的人们,就已经懂得大棚种植了吗?

当然不是的,那个时候的农业发展,远没有这么发达。而他们之所以说是在“六月份就能吃上葡萄”这件事情,只不过是古代历法的计算和我们今天存在着差别罢了,至于葡萄成熟的时间,大致相差的应该不会特别远。

那么现在一定会有人问,古代的历法和现在的差别又是什么呢?

说起古代的历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目前最流行的有“古六历”之说,包括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六种历法,都是我国最古老的历法。

黄帝历和颛顼历太古远了,几乎是一个传说的时代,而鲁历又单是指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历法,具有强烈的区域性。

夏历,传说是夏朝时通用的历法,它与我们现在的农历,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阴历十分相近,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夏历也是最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它每一年的正月,便是我们现在农历的正月,换句话说“七月流火”里的“七月”,指的也正是我们现在农历的七月,若论起公历来说,基本上便是八月底、九月初的开学季了,天气果然应该开始转凉了。

至于殷历自然是指商朝采用的历法了。这个就会比较麻烦一些,他的正月,基本上相当于我们现行农历的12月,差不多是现行公历的元月左右。

而周历说的是周代的历法,他的正月会比殷历更早一个月,基本是在现代农历的11月,相当于现代公历的12月左右。


从七月流火里,聊中国的古代历法

《诗经》成书于周朝,但是奇怪的是,老百姓却依然习惯于延用夏代的历法,甚至有的时候是夏商周三代的历法合起来混用,这就会使得《七月》这首诗在时间上显得有一些混乱,如果没有很好的理解古代历法的计算方法,就根本没有办法理解诗中所表达的农时与农事。

但大体会有一个规律。

比方说,诗中提到的整月份,按夏历来推算是比较简单的。

如“四月秀葽,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萑苇,九月授衣,”我们来对照一下:

四月份远志子开始结子了——现行农历的四月,的确是花落子生的时候。

五月份开始能听到蝉叫了——现行农历,端午一过,是有知了叫了。

七月份火星偏西了——现行农历的七月天气开始转凉了

八月份芦苇长成了——现行农历的八月,芦苇滩上的芦苇已经长成了风景。

九月份要忙着赶制冬衣了——现在的农村还有讲究“十月一,冬衣制齐备”的说法,指的就是农历的十月,这个说法也是对得上的。


从七月流火里,聊中国的古代历法

但诗中还有一种记法: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就要稍微麻烦些。

按《毛传》里的注解,“一之日,十之馀也”的意思是说,一之日,指的是十余了一,也就是十一月的意思,这一下就好理解“一之日觱发”了,按照夏历,也就是现行农历的十一月,可不就已经北风吹得呼呼响了吗(觱发,指大风吹物发出的声音)。那么同样,二之日栗烈,便是农历的十二月,真的开始有了寒气刺骨的冷(栗烈,即凛冽)。

至于到了三之日,四之日,便以此类推的,既然二之日已是12月,那么三之日自然是正月,四之日自然是二月,对应的农事,“三之日于耜”是整理好农具,“四之日举趾”,开始下地干活,也就与今天的农时农事基本相吻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