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經常開會的公司效率低?

問題青年


頻繁開會的公司管理效率確實低下。題主所述的現象在很多企業都不同程度存在,開會的優勢比較明顯,但濫用會議這種管理形式,就會過猶不及,造成管理低效低能的情況。


第一,開會對於加強管理的優勢不容忽視。

頻繁開會存在弊端,但不能抹殺會議的重要作用。採取會議的形式可以節省企業單獨和橫向間溝通的成本,本來需要一個部門一個部門進行溝通的事項,以會議的形式讓大家做到一起,這樣能夠節省溝通時間,提高溝通效能,還能集思廣益,將各溝通環節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梳理,一併解決。這是召集會議的初衷和本意,也是正常情況下,企業用於管理多個部門的重要做法。

比如,公司要開發一個新的項目,在投資之前必定要經過廣泛討論、徵集意見、科學論證等多個環節,這個項目可能要涉及項目部、研發部、綜合部、後勤部、財務部、人事部等很多部門,如果單個進行橫向溝通,成本會很高,效能會很低。如果採取會議的形式,就能加快進程,將各方面需要協調的工作做到前面。

第二,單靠開會管理效能太低。

開會管理的辦法是好的,關鍵在於好心被歪和尚念歪了,很多會議成了形式主義,這是題主所說的企業開會效率低的關鍵原因。不可否認,在很多企業都存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會議代替工作的情況。上級安排部署了一項工作任務,如何來落實呢,很多管理者回去後一開會,將上級會議精神一傳達,安排相關人員寫份報告報上去,這就算完成了。

我們看,這項工作真的完成了嗎,這不就是形式主義嘛。還有一些管理者的主要任務就是開會,整天忙著開會,基本的管理工作都沒有精力去做,致使很多工作浮於表面、沉不下去、落不了地,還何談什麼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頻繁開會確實會使企業管理效率低下,因為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無限的會議當中。現在很多企業開會開始限制時間,比如一次會議最多1個小時,既能瞭解情況,又能解決問題,還不會耽誤太多精力。


職心眼


經常開會的公司效率低,有一定的道理。我們試著從以下以幾方面來進行分析:

浪費資源

開會肯定是要消耗資源的,人力資源,時間資源,場地資源等,算下來來會的成本可不低。經常開會的公司至少可以說明開會效率很低,往往芝麻大點事討論半天,會場成為各級領導表演的舞臺,說起來激情澎湃,口吐蓮花,下面也是應和聲不斷,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你方唱罷我登場,最後再發個小禮品什麼的,至於決議,我們下次開會再討論!這樣的會議不是浪費資源是什麼?

制度缺陷

一個制度健全的公司,有完善的長期短期規劃,有賞罰分明的管理制度......根本就不需要經常開會而浪費資源,特別是時間資源,員工只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好了。制度有缺陷的公司,老闆或管理層才會想到什麼就要開個會來宣導一下。“一言堂”或朝令夕改是他們的常態,這樣的公司效率能不低嗎?能生存下去就是萬幸了,沒有好的企業管理理論和制度做支撐,再精明的老闆百密也有一疏,企業很容易走入歧途。

歪風邪道

經常開會的公司,員工往往花大把的時間來準備的開會內容,什麼演講稿改了又改,比寫詩還要講究,簡直可以直接出版了,PPT也是做的華美無比

......

"做事的不如寫PPT"的成為大家的共識,效率能不低嗎?

經常開會的公司常常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盛行。沒有真正擔當的人,一個小問題也要層層上報,然後再開個會來決議一下,等決議下來問題已經不可拾了,然後再開會層層問責。這樣的會議越多越是災難!

最後以小平同志的這句話來結束這個問答,希望能引起大家反思。我們要做會議的主人,不做會議的奴隸!

開會要開小會,開短會,不開準備的會。會上講短話,話不離題(鄧小平)


蜻蜓立早


謝題主!如題所述,本人認為不一定。關鍵是開會的目的是什麼!效果怎麼樣。本人不論是在原國企,還是國企倒閉後打工的外資、民企。每週一次的週會,每月一次的月會。那是畢開的。出度週會人員,班組長以上至部門經理。會議內容,1.下達周生產(工作)計劃。包括控制成本,質量指標。2.總經上週計劃完成情況,存在問題,如何解決。這第二點,是由下屬執行部門或者是班組發言表述。會議一般半小時,放在週一早上開。這是本人堅持多年的工作習慣。客觀的講,是有效果的。1.是能及時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驗證計劃的合理性。避免了主觀臆斷。環環相扣的週會,組成了月計劃執行情況。同樣,月會的堅持,更為年度計劃作出了一定的保證。關鍵是,開會要務實,不能‘玩’虛的,什麼‘大概’、‘可能’、‘也許’等等,都必須杜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