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臨時禁售iPhone: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正在迎來高光時刻

日前,備受全球矚目,包括中國在內的高通與蘋果之間的全球區域性訟訴首先在中國有了結果。

昨日,中國福州中級人民法院授予了高通針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提出的兩個訴中臨時禁令,要求他們立即停止針對高通兩項專利的、包括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產品的侵權行為。相關產品包括iPhone 6S、iPhone 6S Plus、iPhone 7、iPhone 7 Plus、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所涉的兩項專利之前已經在專利無效程序中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為有效。

儘管針對中國福州人民法院的判決,蘋果回應媒體稱,當前銷售的iPhone手機都預裝iOS 12系統,該版本系統並不侵犯本案所涉及的兩項專利技術,所謂禁售的iPhone仍可以在中國市場銷售。但是有業內法律人士指出,蘋果的該回應有誤導的嫌疑,因為福州中院的判決是“訴中禁令”,按照現行法規,這種訴中禁令是送達之後必須立即執行的,蘋果可以申請複議,但是複議不影響執行。

蘋果的官方聲明中表示,中國消費者仍然可以在中國境內購買到所有型號的iPhone產品,並強調正在通過法律途徑尋求解決。但按照我國法律,“訴中禁令”一經作出立即生效,當事人如對裁定不服,可以申請複議,複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這意味著對於禁售相關iPhone產品已經生效,在此期間蘋果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侵權產品都屬違法。

同時,福州中院的判決針對的是產品型號,跟iOS版本無關。即便蘋果之後可以繞開高通的專利,也需要首先向法院證明這一點,在那之前必須立即停止銷售。

不管最終的進展如何,當高通與蘋果專利訴訟在諸多國家和市場中限於膠著,遲遲未有結果之際,中國市場率先打破僵局的判例背後依然值得業內思考。

曾幾何時,中國被譽為“山寨”大國,其中最受詬病的就是對於知識產權的尊重和保護。不過,隨著2008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頒佈,標誌著知識產權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諸多方面進展迅猛。

具體表現在,10年來,從推動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修改完善,到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和知識產權法庭,再到不斷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等,中國在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運用、管理、服務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促使市場環境和創新生態不斷改善,知識產權規模和質量顯著提升。

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力度有增無減。中國國家領導人更是多次強調知識產權保護對於國家的戰略價值和意義。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對此,外資企業有要求,中國企業更有要求。今年,我們將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完善執法力量,加大執法力度,把違法成本顯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懾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深刻指明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意義和舉措。

之後,李克強總理在出席中歐企業家圓桌會開幕式時說,中國將加大力度懲罰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對惡意侵犯知識產權的個人或企業,將“罰到他傾家蕩產”。他說,對於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中國當局將加大懲罰力度,加倍懲罰,“對惡意侵犯知識產權的,罰到他傾家蕩產”。

如果說上述是中國從整個國家層面大力推進知識產權保護的話,從各主要相關部門看,對於知識產權保護落地相關的政策和執行上也是不遺餘力。

例如在相關政策法規上,有報道稱,國家發改委等38個部委日前聯合簽署《關於對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包括重複專利侵權行為、不依法執行行為等在內的六大類行為將被認定為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行為,並面臨跨部門聯合懲戒。根據備忘錄要求,相關的嚴重失信情況不僅將記入徵信系統,嚴重失信主體還將面臨申請發行企業債券不予受理;限制設立金融機構;限制購買不動產及國有產權交易等共計33項聯合懲戒措施。

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執行(主要是知識產權相關的訴訟)上,在今年4月19日舉辦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宣傳週新聞發佈會上,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庭長宋曉明向媒體透露,中國是處理知識產權涉外案件審判週期最短的國家之一。他援引外國統計機構的數據稱,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受理的涉外案件平均審理週期在4個月,歐盟主要國家的審判週期在18個月左右,美國就專利案件的前期準備要29個月。

此外,相關報告指出,2015年,在北京知識產權法庭,全部65家外國原告都贏得了對其他外國公司的訴訟。而在外國原告起訴中國公司的案件中,勝訴率達到了81%,這一比例已與中國原告相仿。由此可見,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執行上的效率與公平。

正是由於上述中國自上而下形成的知識產權保護(包括強有力的執行效率和公平),中國正在成為最大的知識產權保護受益國,並吸引了各國創新主體來申請中國專利。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報告,2015年,中國成為首個年度專利申請量超百萬國家,專利申請量佔全球總量近40%,超過美國與日本之和。2017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8.2萬件,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達到5.1萬件,排名躍居全球第二。在2017年全球國際專利申請排名中,中國有3家企業成功入圍前10名。

另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調查表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成效得到了國內外的普遍認可,吸引了各國創新主體積極申請中國專利。2017年,美國獲得23679件中國專利授權,在各國排名第二。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此次中國率先以侵犯知識產權臨時禁售蘋果iPhone的判例,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其背後中國10年來對於知識產權保護,從上到下的不遺餘力和取得的成果,並由此證明,中國早已經不是侵犯知識產權的不法之地,相反,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中,已成為一個堅定的維護者、重要的參與者和積極的建設者,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正在迎來全球矚目的高光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