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山上觀山水,七萬徵下聯!

觀音山上觀山水,摩詰畫中摩畫圖

本文轉載自中國科學網博客,原文鏈接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24920-1197822.html?bsh_bid=5364985876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聽聞東莞觀音山景區正在重金求下聯,獎金豐厚,一字萬金。

消息稱,在觀音山上山入口處有一副只有上聯的對聯:觀音山上觀山水。五年來,景區一直在對外有獎徵集下聯,獎金也從一開始的5000元提升到20000元,卻依然沒有徵集到合適的下聯。值此中秋佳節,觀音山為激發遊客才情,讓下聯不再空缺,決定豪擲70000元徵集下聯!

觀音山上觀山水,七萬徵下聯!

對聯要求:

1、 字數相等、平仄相對

2、 對仗工整,詞性相同,有韻味

3、 下聯中融入景點(不侷限在觀音山),且有詩意。

此聯看似簡單,實則不易,不然也不至於五年難對。

難在前三字。要找含有兩字人名的三字地名(或人物、或物品)本身就不容易,還需與二、三字組成謂賓結構,還需顧及平仄和意義。查新聞資料發現,前些年組委會曾評選出三個三等獎。

其一:

觀音山上觀山水

臥佛洞中臥洞天

其二:

觀音山上觀山水

隱士洞中隱洞天

其三:

觀音山上觀山水

羅漢洞中羅洞天

咋的,這是和洞天槓上了麼?給人感覺這不是在對對聯,而是在蒐羅尾字為洞的三字景點,然後湊成:AB洞中A洞天。

以下是組委會的評語:

1、 關於斷句技巧方面的破解,“無主句句式”即將“觀音山上”作為狀語解釋,基本都能做到。但第二種“主謂賓句式”的破解卻難度頗大(觀音/山上/觀/山水;觀音山/上/觀/山水):

觀 音 山 上 觀 山 水

主 語|狀語|謂|賓 語

這個機關,只有第一個對句勉強破了:

臥 佛 洞 中 臥 洞 天

主 語|狀語|謂|賓 語

2、 雖然第一個對句解決了“主謂賓句式”的難題,但卻又陷入另一個難題:“觀音”是專有名詞。而“臥佛”卻不是。所以這個對句仍然是有不足之處的。在破解“觀音”這個專有名詞,對得最好的算是第三句的“羅漢”,但這個對句的“羅洞天”,語意稍欠自然,終亦遺憾。

3、在三個“□洞天”的對句裡,用詞稍好的是第二個的“隱洞天”。但“隱士”不是專有名詞,只能勉強可與“觀音”相對,這句仍有明顯的遺憾。

4、“洞天”一詞雖已發生“轉品”,但語法結構與“山水”也不同。“洞天”在本句的語境中是偏正結構名詞,即“洞之天”。但“山水”在本出句中主要是作並列結構名詞使用,也可以作偏正結構的“山之水”解。

不難看出,組委會對這幾個三等獎也不甚滿意。其實,組委會還有一點沒有指出,就是三副應徵作品實則都犯了合掌的毛病,字詞上看似工整,實則如白開水一般,既無韻味,更無昇華。

筆者不才,試著對句如下:

觀音山上觀山水

摩詰畫中摩畫圖

1、 釋義

王維字摩詰,有“詩佛”之稱。摩詰為淨名、無垢塵,也就是純淨,沒有汙染的意思。維摩詰是佛陀的俗家弟子,為中印度毗舍離城之長者。《摩詰畫》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清代名家鄧石如也曾作“題碧山書屋”的門聯,其下聯為:

少陵詩、摩詰畫、左傳文、馬遷史、薛濤箋、右軍帖、南華經、相如賦、屈子離騷,收古今絕藝,置我山窗。

眾所周知,王維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此處用來形容景區自是再合適不過。而從字詞上看,無論是觀Vs摩(觀摩),觀音Vs摩詰(專有名詞),觀音山Vs摩詰畫,都非常工整。觀音山作為佛教旅遊勝地,而王維恰有“詩佛”之稱,真可謂佳構天成。

2、 平仄

按馬蹄韻規則,上聯的二四六字,音上山,分別為平仄平,下聯的詰中畫,分別為仄平仄。上聯以仄聲(水)收尾,下聯以平聲(圖)作結。

3、 虛實

個人認為,上聯作為風景區實景,作為對句,不宜再以實景對之,否則就成為兩處風景點的對仗而流於形式。這裡以“摩詰畫中摩畫圖“作為對句,實則實之(整個風景區猶如一幅山水畫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虛則虛之(泛指,並不單指某個景點),言有盡而意無窮。

4、 機巧

重複字(觀山,摩畫)一看便知,無需細說。山水Vs畫圖,無論句中自對,還是上下聯相對,也都非常工整。至於斷句技巧,無論是:觀音山/上/觀/山水,摩詰畫/中/摩/畫圖,還是:觀音/山上/觀/山水,摩詰/畫中/摩/畫圖,也都有各自的含義。且觀摩觀摩,觀而後摩,含義遞進,想必風景區管理人員也不希望遊客朋友僅僅停留在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