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發佈近五年重大學術成果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發佈近五年重大學術成果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韓清華 ■郭曉宇

5月7日,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在蓉舉行“近五年重大學術成果發佈會”,會上發佈了該院在科研成果獲獎、高水平論文發表、重要著作出版、新型智庫建設等方面均取得的顯著成效。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李後強教授、院長向寶雲研究員、黨委副書記陳井安研究員、副院長鄭泰安研究員、副院長鬍學舉編審出席會議。會議由副院長姚樂野教授主持,院學術委員,獲獎、重要成果作者代表,重大課題主持人,學術技術帶頭人、各研究所、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以及新聞媒體記者等共計80人左右參加了此次會議。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發佈近五年重大學術成果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廖衝緒研究員首先在會上對近五年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取得的重大學術成果按照七個版塊進行了發佈,獲獎成果作者代表、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課題組代表、優秀學術論文、專著作者代表圍繞各自科研成果的研究背景、研究價值、研究產出以及社會影響等方面分別作了精彩發言。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姚樂野教授對本次發佈會進行了總結,他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舉辦此次會議的目的就是希望在這意義非凡之年,對五年來我院所取得的學術成就進行全面系統的梳理、宣傳和推介,以此為契機做一個階段性總結,並對下一個五年進行思考、謀劃和展望。他表示,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將繼續以基礎研究推動理論創新,以應用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型智庫,為四川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主動服務,為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貢獻智慧。

據瞭解,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是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和主力軍,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庫”“智囊團”。作為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鎮,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始終秉持“忠誠、創新、開放、和諧”的辦院方針,聚焦“堅強理論陣地、高端新型智庫、一流學術殿堂、重要傳播平臺”的目標定位,實施“名所、名家、名院、名刊、名網”的發展戰略,致力於建設學風一流、學術一流、成果一流的地方社科院。近五年來,在科研成果獲獎、高水平論文發表、重要著作出版、新型智庫建設、重要課題立項、學術平臺搭建、重要會議舉辦、對外學術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成果獲獎 引領前沿

成果獲獎是對學術成果水平和質量的認可,體現了學術成果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近五年來,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78項。其中,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榮譽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24項,三等獎42項。

理論創新 勇攀高峰

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和學術專著是科研產出的重要指標,也是衡量科研機構影響力、科研人員成就與貢獻的重要參考。近五年來,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共出版重要學術著作265部,發表論文1600餘篇,其中高水平學術論文286篇,一類期刊發表41篇,《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發表71篇,二、三類期刊發表174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等轉載37篇。

服務決策 敢下深海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自貿試驗區、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等重大現實問題開展前瞻性、戰略性、針對性研究,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撐。近五年來,共向中央、國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報送對策建議558件,其中多件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肯定性批示。今年已有研究成果獲得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批示。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發佈的《2017年中國智庫影響力評價與排名》研究報告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位居地方社會科學院第一位。

頂天立地 巔峰競技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層次最高、資助力度最大、權威性最強、競爭最為激烈的項目類別。近五年來,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共計立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80項,其中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2項。共計立項省社科規劃項目90項,其中重大項目4項,重點項目9項。

期刊集群 打造品牌

近五年來,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繼續實施“名刊”戰略,主管主辦的《社會科學研究》《經濟體制改革》《農村經濟》《毛澤東思想研究》《中華文化論壇》《鄧小平研究》《當代社會科學(英文)》《中國西部》《當代縣域經濟》等九家刊物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認真把好政治立場關、輿論導向關、學術質量關,充分發揮理論宣傳陣地作用和人文社科期刊引領作用,專業化水平和國際化視野進一步提升,國內外學術影響力日益增強。

百家爭鳴 弘揚學術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通過舉辦重要學術會議,研討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前沿問題,研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實踐問題,發揮學術機構服務國家社會的功能,為繁榮哲學社會科學貢獻力量。近五年共舉辦重要學術會議100餘場,參加單位既有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國家高端智庫,也有各地方社科院、黨校等地方智庫,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知名學府,還有黨政機關等實務工作部門;“全國社會科學青年論壇”“中印論壇”“城市可持續發展論壇”“寬窄哲學高峰論壇”等會議持續舉辦多年,已逐漸成為學術品牌。

開門辦院 走向世界

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合作,是改革開放的需要,也是傳播中國文化、發出中國聲音、構建中國話語體系的重要實踐。近五年來,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對外學術交流工作發展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荷蘭、日本、印度、波蘭、越南、韓國、意大利、墨西哥、古巴、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合作交流協議,建立了學術交流與合作關係。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對外學術交流工作的不斷推進,對外學術交流從以接待為主的被動型交流逐漸向走出去主動交流轉變,科研人員出國(境)參加學術會議、講學、訪學、調研等日益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