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與歷史:改變明朝格局的交易

有人相信人參能醫治百病,能起死回生。

​有人相信人參是天結地靈,可修煉成精。

還有人相信服用人參可以長生不老,尋六葉千年人參可跳出天命。

傳說無數,眾說分談。

但你必須相信,人參曾推進過歷史,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宿命。

人參與歷史:改變明朝格局的交易

(一)

大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

七月,遼東開原(今遼寧開原市)馬市炎熱,明政府開設馬市已久,馬市規模越發壯大,女真人與漢人在這裡開展貿易。

馬市的設立,滿足了女真的需要,也為漢人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質馬匹和穩定的收入來源。馬市裡的女真人學會了漢人叫賣與砍價的本事,對貿易的需求看得越來越大。

其中有一波女真人,攤位擺在了馬市人流彙集之地,當中為首的人叫覺昌安,他脖子上纏著輕紗布,剛好遮住一半臉。他看著馬市,又看看身後的人與牛馬,還有兌換過來的麻布、糧食、紅布等物。他眉頭微皺,看向身後的城牆,沉默不語。

他是大明女真建州左衛官員,此次前來馬市帶了二十多個人以作牽牛趕馬運糧之用,他來過這裡很多次了,但今天他有些興致索然。他身邊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甚為顯眼,一身腱子肉,像是習武之人。他正與幾個漢人聊著天,談著生意,談到要處,他突然放聲大笑,向那兩個漢人拱了拱手,走到覺昌安身前耳語。

“祖父,漢人要馬,要牛,還要草王嘞,要幾十株!我與他們相談,他們錢糧不夠,願意拿鐵石充數。”

“有多少鐵?”覺昌安眼睛眯成一條縫隙。

“這次有一箱。”青年並不覺得少,這是他們入夏以來第一個好的開頭。

“以後會多起來的,但是多了,也就快要到頭了,棒槌是好東西,但是不知道能撐多久啊。”

“祖父是不是擔心,草王賣不出去?”

“不,人參人身,漢人看得比較重,百姓富商,貴族權勢都需要,鐵是他們不需要的。但是官府可不一樣啊,這些事,不行。”

“大明有祖父當官,還真是幸運啊。”

覺昌安微微一笑,眼神裡有股蒼涼。青年見祖父不說話,拿了人參,叫人趕來牛馬,與剛剛那兩個漢人交換貨物去了。

兩個漢人並未按照約定給足錢糧,也未給足承諾的鐵。青年雖是憤恨,但也無可奈何,他知道漢人對他們,從來都是看做低等人。可祖父不同,他是官,只有當了官,才能好一些吧。

那年,青年19歲,名努爾哈赤,自幼放山採參打獵,學習漢文與經商,隨祖父進入馬市交易。

人參與歷史:改變明朝格局的交易

(二)

滿語把人參叫做“奧爾厚達”,“達”是王,是領導者,“奧爾厚”是草,它的範圍很廣,凡是長在地上的草莖植物,都可以稱為奧爾厚。所以奧爾厚達即是百草之王,女真同漢人一樣,對人參也充滿了崇拜與敬畏。

在滿族人的祖先草創基業的時期,正式通過人參交易換來了他們最迫切需要的物品----“鐵”,也換來了他們民族最基礎的需要:糧草。

據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7月至萬曆12年3月的一份“馬市抽分檔冊”記載,八個月中,女真人累計出售人參3467.5斤,最多一次銷售人參581斤。而交換的主要物質,不再是糧草,而是鐵器,廢鐵的回收。

收鐵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女真族需要鐵器製造兵器壯大自保能力和兵力,另一個是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被朝廷錯殺,朝廷對女真“以夷制夷”、“分而治之”,女真人在他們眼裡只算作低等,更別談感情與信任。

努爾哈赤以十三副鎧甲起義,徵兵收器。即年起兵,後統一女真族。

那一年,他二十四歲。

萬曆末年,徐光啟在奏疏中提示了努爾哈赤的情況,女真騎兵的盔甲、面具都用精鐵打造,就連馬匹也以鐵甲防護。朝廷忌憚,隨後頒佈禁鐵令,卻不料形同虛設。只因朝廷自己也沒想到,人參已在大明百姓,富商貴族之中紮根,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

萬曆之後,交換鐵器變成了火器,努爾哈赤一鼓作氣大量生產兵器與火器,終於公元1616年,率金軍入關,同年建立後金國,與大明朝對峙。

兩年後,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告天地,正式起兵反明。言:“欺凌實甚,情所難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徵之。”

“七大恨"中第一恨言錯殺父祖二人之事,第二恨言欺壓女真人之事,第三恨則言滿漢之間因為盜採人參發生流血衝突之事,其餘四恨針對朝廷,句句誅心。

戰爭自此爆發,滿族人慢慢登入了歷史的殿堂。

那“七大恨”誰也不知內容真假,誰也不清楚那是不是努爾哈赤為自己找的藉口。真假不言,歷史證明了努爾哈赤從小接觸人參,利用人參引發了與漢人以及朝廷的矛盾,利用人參換來了一批又一批的軍資與糧食。

遼東馬市上的人參、毛皮,牛馬等貿易在努爾哈赤眼中就像是天掉下來的餡餅。他發現了漢人養生與權貴喜好人參的特點,開始極度重視人參貿易。把傳統漁獵生活變成了經商生活,為女真人帶來了新的機會,最終也確確實實的把人參變為了女真的支柱產業。其用兵與經商,都彷彿神一般的人。

人參與歷史:改變明朝格局的交易

人參雖小,卻參與歷史的運動中,成為歷史那巨輪上的一面旗幟,帶領人們體驗到人參文化的神奇與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