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影響畜牧業,這一外來物種將影響農業

從去年8月開始,非洲豬瘟病毒入侵我國已經有了大半年的時間。自從我國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生豬市場起起落落,發生了不小的動盪,養殖戶也遭到了不少的損失,雖然國家採取了多方面的防控措施,可直到現在,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仍然在持續。

如果說這次疫情更多是讓養殖戶的利益受損的話,那麼這段時間,南方各省出現的“么蛾子”也讓不少農民提心吊膽。非洲豬瘟之後,又一外來物種入侵中國,而且大面積蔓延,已經波及13省,這次將影響農業。這種“么蛾子”就是草地貪夜蛾。

非洲豬瘟影響畜牧業,這一外來物種將影響農業

草地貪夜蛾是一種原產於美洲大陸的害蟲,卻在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十分肆虐。草地貪夜蛾於2016年首次在非洲被發現,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迅速蔓延到非洲的44個國家,前前後給這些國家的農業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到了今年1月份,草地貪夜蛾首次入侵到我國的雲南省。這種“么蛾子”為何能夠氾濫成災呢?

這與它的獨特習性有關,與棉鈴蟲,蝗蟲導致的大規模蟲害有所相似,草地貪夜蛾也經常也卻群體的方式出現,而且食量特別大,因為十分能吃,只要成群出現在一片農田,就會對其造成不小的破壞。

非洲豬瘟影響畜牧業,這一外來物種將影響農業

另一方面,草地貪夜蛾不僅繁殖能力強,而且速度也很快,有數據顯示,一隻雌蛾一生的產卵量可以達到1000粒左右,而這些產出的卵在經歷過兩三週的生長期之後,又能再次進行繁殖,這樣一來,整個群體的數量都會迅速擴大,再加上它們極強的遷徙能力,在禍害了一片農田之後,能夠以一晚上100公里左右的速度迅速轉移。

作為外來入侵的物種,草地貪夜蛾在中國並沒有天敵,所以自從入侵我國以來,目前已經波及到13個省,包括除了雲南之外,還包括廣西、貴州、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河南、福建、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的200多個縣,未來還有可能蔓延到東北地區。草地貪夜蛾一旦形成大規模的蟲害,玉米、水稻、高粱等多種農作物都會減產,嚴重的還可以導致農作物絕收。

非洲豬瘟影響畜牧業,這一外來物種將影響農業

目前,雖然國內還沒有能夠消滅草地貪夜蛾的農藥,不過卻可以對它們進行及時防控,從而把災害的密度控制在最低,除了專業人員做防治的技術工作之外,現在是各種農作物長勢正好的時段,農民朋友也請提前做好準備,儘量減少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