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帝王,武林天驕,因紅顏竟折腰,一燈出家之謎

射鵰英雄傳中一燈以未救瑛姑周伯通小孩為理由,苦思多日,欲傳先天功洪七公後自殺而未得,後來出家。其實段智興以帝王之尊,深宮嬪妃和周伯通有染而後更是有子,依然殷勤供奉,任其居住,奉養比之以前更為充足,置帝王之尊嚴如無物。而在瑛姑幼子受傷之後,只因猶豫不絕,不願幹冒奇險而施救。瑛姑失望之餘,自殺其子,後怨恨於段皇爺,而這便導致一燈三日不飲不食,其後出家。其實無論從那方面說,是瑛姑對不起段皇爺,而非段皇爺對不起瑛姑,但是段皇爺竟然為此後悔數十年,於情於理實在不通,所以一燈出家絕非他口中所稱為了未救孩子而慚愧,實在是段皇爺對瑛姑用情太深,才有出家之舉。只因不好意思承認,漁樵耕讀更不敢宣之於口。

當年段智興出生之時,正值大理茶花盛開,嬌豔如火,故其祖父段譽為其取小名火兒。火兒從小聰慧,正因家教謹嚴,所以待人接物十分和善,然後卻身帶帝王之家的王者貴氣,讓人從小不敢輕忽。其後學佛學文,更習武功,不料火兒對武學之道,實有難得的天才,武功進境極速,尤其擅長家傳武學一陽指。如此人品,如此武功,如此地位,自然所遇之人都是既尊重複崇拜,竟無一人違其逆鱗。

後來應全真教主角王重陽之邀,赴華山絕頂論劍,成為天下五絕之一。此後更是深研武學,對後宮嬪妃心就淡了。不料其中有一女子劉瑛,對武學極有天賦。段智興自己愛好此道,自必對此女另眼相待。數年之後,全真教主王重陽攜其師弟周伯通前來大理,提出以先天功交換段氏一陽指,南帝本對王重陽十分佩服,更得王重陽許諾絕不外傳,因此殷勤學武。言談之中猜測方知王重陽是怕先天功失傳,所以特意來相傳的,內心更是對王重陽充滿了感激之情,只望二人能多居時日,也好好好招待.想著好久未見瑛姑,不知道這小妮子最近武功學的怎麼樣,想到此微微一笑,恨不能立馬趕去.隨身侍衛期期艾艾的告訴他劉貴妃和周伯通有了男女私情之事.這一下如五雷轟頂,頓時煩悶欲死.因此幾日閉門不見人.王重陽甚為怪異,和周伯通交談之下,頓時知道了來龍去脈.當即綁了老頑童來見段智興.段智興感於王重陽的厚恩,只好舍卻心頭肉,放劉貴妃和周伯通離去.哪知周伯通不通世務,就此離去.

一代帝王,武林天驕,因紅顏竟折腰,一燈出家之謎

南帝勤修武學

這時眼見劉貴妃對周伯通的眼神和對以往崇拜尊重自己的眼神全然不同,段智興更是黯然.希望能夠以自己對她的好讓她回心轉意.本來帝王威重,情意豈敢輕洩。任其居住,增加供給,劉貴妃不但不來道歉更是不來謝恩.其後更是宮中產子.不由得愁腸百結,只怕此生劉貴妃也未必會回心轉意,而且更置那嬰兒何地,一人獨立寒夜,一腔情意,都化作流水,更因帝王之尊難對人言,心中鬱結。自此感了風寒,綿延數月。豈料病剛好,劉貴妃卻找上門了,當時聽聞內心是十分激動,一見之下卻是瑛姑為小兒而來。待得調查清楚,知道是仇人欲耗自己功力,內心激烈交戰。後來更見瑛姑和周伯通的定情信物,便是那鴛鴦織就欲雙飛,只留自己宮中坐,更是牽動了情思,猶豫難治。不料瑛姑卻十分決絕,竟然自己動手殺了自己的骨肉。真個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有恃無恐。

一代帝王,武林天驕,因紅顏竟折腰,一燈出家之謎

瑛姑紅顏白髮

段皇爺苦思不通,最後去大理天龍寺出家。師父言到:火兒火兒,君民如火,遠之則怨,近之易灼;情愛如火,既傷他人,復傷自身。為師為你取名一燈,一燈如豆,給人希望,卻不氾濫;沒有大的期望,就沒有大的失望。你從小聰慧,得到太多稱讚,只望你能保持平常心。當年你祖父段譽天下苦追王姑娘,後來以大智慧大勇力從中解脫,希望你能以你祖父為榜樣。自此,段皇爺成為了一燈大師。

人雖出家,但是心中實在放不下,後來打聽到瑛姑在逃園林沼澤隱居休息上層武學,便也趕至一旁荒山坐禪。其後漁樵耕讀四大弟子放心不下,也來此處。一燈更是命弟子為瑛姑修樹植林,送糧食用品。各弟子對一燈心意早已看明,但奈何一為君臣,二為師徒,心中不敢有一絲褻瀆,而且既出家為僧,哪能說上兒女私情呢。所以幾位對瑛姑依然尊重,以劉貴妃視之,以臣屬見之。只有黃蓉聰明能言,能直接了當的說出一燈對瑛姑念念不忘的事實。

一代帝王,武林天驕,因紅顏竟折腰,一燈出家之謎

一燈出家

只因一燈大師天分高,地位高,武功高,所以陷入情愛無人敢於犯顏直說,只好任由一燈大師在為了沒救小孩的悔恨中蹉跎。其實情愛自悟本就極難,而一燈大師出家之後更是慈悲為懷,為了未救小孩苦苦折磨自己數十年,這實在是在愛中求而不得而找的一極大藉口,讓自己能安心做舔狗。更因無人敢直說,所以一燈大師在此情障中難以自拔。歸根結底,一燈大師出家絕非是他口中所說,為了未救嬰兒,實在是因為愛情。因為愛情,在那個地方,依然還有人在那裡遊蕩,人來人往。大家覺得一燈出家是為了小孩,還是為了情人,歡迎討論。。。。

一燈大師有火字旁,而他甚為南帝之時,段智興跟火毫無瓜葛,所以杜撰了一個火兒的小名,以全南火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