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一線的“拼命三郎”——追記安徽省界首市代橋鎮茶棚村黨總支委員柳西周

“他是累死的啊!”時隔兩年,回憶起安徽省界首市代橋鎮茶棚村黨總支原委員柳西周,村民李彩霞抹起了眼淚。

2018年4月10日7點56分,柳西周在村幹部簽到本上寫下自己的名字,之後請假住院,這成為他留給村委會的最後字跡。

前一天,柳西周在村民柳雲峰催促下,到鄰近的太和縣中醫院檢查身體,這是他當村幹部32年來的第一次體檢。

“一吃飯嗓子就疼。”那天,他確診為食管癌。從醫院出來,他直接回到鎮裡參加扶貧工作會議。“上午查出來有癌症,下午居然還來開會。哪個幹部能做到這一點?!”代橋鎮組織委員王曉軍回憶。

4月18日晚,柳西周走了,生命定格在51歲。

界首市是安徽省級貧困縣,茶棚村位處界首市邊緣,全村共5700多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271戶、560人,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鉅。作為村黨總支委員,柳西周分管美麗鄉村、環境整治等工作,他走村入戶、認真核查、精準幫扶,不分大小事情,除了日常工作,扶貧幾乎佔用了他的全部精力。“有困難,找西周”成了茶棚村村民們的口頭禪。在他的帶動下,全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了1萬元,貧困人口下降到48人,更有很多貧困戶成為創業脫貧的典型。

茶棚村村民柳雲峰是柳西周的包保對象。由於妻子患病生活無法自理,柳雲峰不能外出打工,家中一貧如洗。“他幫我流轉了十幾畝地,又借錢給我買拖拉機,用來種莊稼。”知道柳雲峰有刮膩子的手藝,柳西周就跑前跑後幫他申請扶貧貸款作為資金。如今,柳雲峰的年收入已達6萬元以上,成功脫貧。

茶棚村東三組村民柳懷前因病喪失勞動力,其妻子殘疾,一家人曾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柳西周知道後,幾乎天天到他家。“我家的被子、單子、枕頭,還有其他很多生活用品,都是西周送來的。”柳懷前眼睛再度溼潤,“他走了兩年,我到現在還經常想起他往俺家跑的樣子……”

2018年茶棚村因美麗鄉村建設要拆遷。柳西周白天忙村裡的工作,晚上到拆遷戶家中做思想工作,講規劃的好處、茶棚村的未來發展等。僅僅幾天,32戶拆遷戶被柳西周的真誠所感動,全部拆遷,沒有讓政府補償一分錢。如今2000多米的下水道、1200多米的水泥道路、文化廣場等“靚化”了村莊,而柳西周卻再也看不到了。

“沒事兒”是柳西周生前總愛說的一句話。無論是上級安排工作,還是村民找他幫忙,或者調解鄰里糾紛等,他總說“沒事兒”,也總能圓滿完成任務。

而在妻子劉鳳英看來,柳西周卻是個“不顧家”的男人。“他心裡只有工作,只有老百姓,就是沒俺娘幾個。家中6畝多地,都是我一個人幹,他的時間都是在外面幫別人幹活。”柳西周去世時,家中僅有三間結婚時蓋的簡陋房屋,牆壁斑駁,傢俱寥寥無幾。

“當我看到那麼多村民來送別我爸,看到他們心痛的樣子,我才真正理解父親。”如今,在兒子心中,之前對父親柳西周的一切不理解和埋怨都已轉化為對父親深深的思念。

(本報記者 常 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