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人羅永浩:天生驕傲下的心酸與疲憊

​負債人羅永浩:天生驕傲下的心酸與疲憊


簽約抖音的“初代網紅”羅永浩,首場直播成績耀眼,官方給出的數據,支付交易總額達1.1億元,累計觀看人數超過4800萬。這一數字,創下了抖音直播帶貨的新紀錄。

然而,外界對老羅直播首秀的評價譭譽參半。抱著來看羅老師說相聲心態的粉絲,整場直播懨懨欲睡;仰仗老羅名人效應提升產品逼格的品牌方,被當著面唸錯了名稱,連盧偉冰都吐槽老羅離開一年,“技術生疏了”;抖音也有些尷尬,隔壁淘寶直播的薇婭連單價4000萬的火箭都賣出去了。

最讓鐵桿粉心酸的是,鏡頭裡的老羅在介紹產品時激情不再,與以往發佈會上煽動全場、聲淚俱下的“相聲表演家”判若兩人。

但當我們感慨、惋惜、苛責或嘲諷羅永浩時,不要忘記老羅直播賣貨的初衷就是還債。為了還債,他放下“天生驕傲”,露出脫髮的頭頂、彎腰道歉,為了還債,他用一款合作商品剃去蓄了多年的鬍子。

與其看到一個對著別家產品還熱情洋溢、滿口吹噓,充滿著表演痕跡的老羅,或許這樣技能生疏、毛手毛腳的他沒什麼不好。

能還債就行。

那問題來了,按照老羅直播首秀的狀態,距離他還清債務還需要多久呢?

去年11月,老羅在“老賴”自白中袒露了個人債務情況。自2018年下半年出現經營危機以來,錘子科技最多時欠了銀行、合作伙伴和供應商約6個億的債務,其中自己簽署了無限責任擔保的1個多億。進入直播賣貨前,錘子科技已經還清3億元左右的債務。

也就是說,目前老羅身上還壓著將近3億的債務。

首先我們來算直播首秀後老羅能到手的錢。據悉,羅永浩向合作品牌收取的費用由固定坑位費用和抽成構成。如果按照外部傳言的坑位費60萬元來算,4月1日老羅直播共涉及22個品牌,這樣僅坑位費用就高達1320萬;再看佣金抽成,一般來講,品牌能給主播的佣金最多是商品價格的20%,平臺還要從中抽走佣金的10%-30%不等,剩下在主播所在公司拿走分成後,才是主播能賺的。

所以,正常來講,主播能賺到手不會超過帶貨金額的18%。

據抖音官方發佈的數據,老羅首秀的交易總額達1.1億元,他自己能拿到的金額為1980萬,加上坑位費,總共3300萬。而且,當初抖音搶下老羅,花了6000萬的血本,如果再算上合約費用,老羅現在進賬共9300萬。

快接近一個億,換言之,才一次直播,老羅就能還清債務的1/3了,鐵粉是不是很興奮?

但是,不能高興的太早。老羅首秀成功,是因為抖音不允許他不火,一旦少了首秀的營銷噱頭,往後老羅的直播間還能否吸引這麼多用戶、帶起這麼多貨,是個未知數。尤其是我們看到,熱度流失在這一次直播中已經顯現。

1號晚上8:30左右,老羅的直播間達到峰值近300萬人在線,從10點之後,直播間右上角的人數就在一點點減少,220萬,170萬,120萬,80萬。

別人家主播的用戶數據都是從低到高,老羅的卻是從高到低,這不是一個好兆頭。而且更關鍵的是品牌方的態度。一方面,從昨日的直播來看,老羅明顯對產品缺乏高度瞭解,再加上照本宣科式的講解,儘管品牌方是奔著曝光率去的,但老羅的工作積極性和專業度或許不能讓他們滿意。

另一方面,老羅首次直播,多少人是衝著當初的情懷買單的,可這種情懷不能被長期消耗,最終他們也會迴歸到產品本身究竟值不值這個錢的問題上。

當金主一旦抱有質疑,老羅的坑位費就沒法抬這麼高了。

再有一點,直播賣貨之所以這麼火,不是在於主播多麼瞭解消費者、多麼專業、多麼有知名度,歸根結底還是全網最低。每次李佳琦直播看似只有短短的幾個小時,實際上從選品到議價再到上架都要半個月的時間。而這次老羅直播結束後,一個烏龍出現了,購物平臺上“低過老羅”幾乎成了營銷的標籤。

不管打上這些標籤的是不是老羅推薦的產品,擁有龐大電商資源的某寶、某多多就是能用這種方式成功“噁心”到老羅,這是抖音與電商巨頭的競爭。

所以,如果粉絲沒有在老羅的直播間獲得實實在在的優惠,他們往後不會這麼輕易就買單。

總的來說,這些不利因素都有可能會映射到老羅身上,坑位費和交易額抽成雙雙下降,到手的錢也越來越少,還完債務的時間越拖越長。甚至有一個更壞的結局,當抖音不再需要羅永浩,或者是找到了一個比羅永浩更有代表性而且還會賣貨的人,抖音在老羅身上傾注的資源必然會發生轉移,屆時他的賣貨生涯將會更加難熬。

當然,開門紅也好,信用透支也罷,可能對老羅來講,無債一身輕才是他最後想保留的體面。

至於外界評說,當很多人對著現在的老羅長吁短嘆,可又知如果強悍如老羅都沒能度過自己的中年危機,互聯網行業中數以千計人至中年的創業者或職業人,還能怎樣邁過這個人生中的大坎呢?

像李國慶,被俞渝趕出噹噹後二次創業沒聲響,靠著怒懟老羅蹭熱度嗎?還是像賈躍亭拍拍屁股走人,至今都不回國?又或是像張朝陽,現在才想起為他已經掉隊太久的搜狐,苦苦征戰?

中年創業者大多疲憊,何止老羅一個,但與他人不同,老羅失去錘子之後,依舊活躍在公眾視野中,無論是做電子煙還是開直播賣貨,他在為自己所欠的債務奔走。你或許看不慣他被現實磨去理想的姿態,可他硬著頭皮勉強自己學習新事物的樣子,恰恰是很多中年人的心酸。

假如哪一天,真等到老羅還完債,放棄折騰、銷聲匿跡,或許那時候滿屏又都是“人們想念羅永浩”的聲音了。

但我們衷心希望老羅的創業史只是半路折戟,而不是完結閉幕。

錦鯉財經,深度有趣好運氣。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