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踏青,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野生蔬菜是指野外自然生長, 未經人工栽培, 其根、莖、葉、花或果實等器官可作蔬菜食用的野生或半野生植物。野菜不僅是森林生態系統中重要的植物資源,也是天然食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野菜是在自然狀態下生長的,其中部分野菜的維生素和無機鹽要比人工栽培的蔬菜高很多,而且很多野菜都可以入藥,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儘管有些野菜的營養價值較高,也富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但其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亦不容忽視,所以採摘野菜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四月踏青,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01 生長環境清潔安全

野菜屬於野生生長,其生長環境不能保證,有些甚至生長在有環境汙染的區域,如垃圾場、路邊等,因此,野菜一定要選擇清潔安全的生長環境進行採摘。

02 有毒的野菜千萬注意

不是所有的野菜都可以直接食用,如果加工不當或誤食就可能導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如:黃花菜未成熟的嫩芽部分有毒,但成熟後花蕾部可食用;灰菜在幼苗期可食用,在成熟後不可食用等。

03 不熟悉的野菜不要採摘

據報道,食源性疾病中毒事件很多都是因為誤食某些有毒野生植物引起,因此,採摘野菜時那些“似像非像”的野菜還是果斷放棄吧。

04 熟悉的野菜不宜多食

野菜畢竟不屬於日常蔬菜,多食必然會出現腸胃不適、過敏等問題。因此,野菜應當有選擇的食用,嚐嚐鮮即可,最好現吃現買,避免長時間存放,不能用野菜完全替代日常蔬菜。

下面幾種常見的野菜,你認識嗎?

1、薺薺菜

薺薺菜又稱為薺菜,是十字花科薺菜屬草本植物,嫩枝葉人畜可食,多生長在山坡、荒地、田邊、宅旁或路旁。顯嫩味美,纖維素含量適中。

四月踏青,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2、灰灰菜

灰灰菜又稱為藜,膳食纖維含量很高,有通便作用,但它含有卟啉物質,會引起過敏、浮腫或者皮膚瘙癢,故不宜多食。

四月踏青,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3、蒲公英

蒲公英是藥食同源的中草藥,為菊科植物蒲公英、鹼地蒲公英或同屬數種植物的乾燥全草,又稱為婆婆丁、黃花地丁、黃花三七等。它多生長在山坡草地、路邊、田野,其化學成為主要有黃酮類、植物甾醇類、香豆素類等,在《唐本草》記載中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的功效。

四月踏青,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4、馬齒莧

馬齒莧屬於藥食同源,是最多見的一種野菜,又稱為五行草,其富含豐富的鉀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馬齒莧隨處可見,但是路邊的馬齒莧不要採,因為路邊生長的野菜容易受到汙染。

四月踏青,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5、榆錢

榆錢是榆樹的種子,因其外形圓薄如錢幣而得名。榆錢含鈣、鐵量高,可以煮粥、籠蒸或者做餡,但不宜過量食用。

四月踏青,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6、白蒿

白蒿屬於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是《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三大藥用蒿屬植物之一。其含有豐富的揮發油類和黃酮類等活性成分。

四月踏青,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7、薤白

薤白屬於藥食同源,為百合植物小根蒜或薤的乾燥鱗莖,主要含薤白甙、腺苷、甲基烯丙基三硫醚等大量皂苷、揮發油等成分。春季採全株,可炒食。

四月踏青,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8、苜蓿

苜蓿,又名紫花苜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採收洗淨即可涼拌、炒食,清香可口,味道鮮美。

四月踏青,路邊的野菜不要採


來源:陝西疾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