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無題》,全篇無一名句,卻被人讚歎爐火純青

所謂無題詩便是沒有題目的詩作,詩人在作詩之初不便或是不想直接用題目來顯露詩歌的主旨,故而以“無題”為名。這樣的詩作用意往往深邃,寄託著詩人內心難言的隱痛、莫名的情思、苦澀的情懷或是執著的追求等等。

古詩詞中作無題詩最有名的就是晚唐詩人李商隱。李商隱的無題詩獨具一格,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而主旨深邃迷離,讀來令人蕩氣迴腸。其無題詩名作既多,名句也膾炙人口。

比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等等都是其無題詩中的名句。

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無題》,全篇無一名句,卻被人讚歎爐火純青

再向大家介紹一首李商隱的無題詩,這首《無題》頗為冷門,也無名句,但藝術手法的運用卻是爐火純青:

無題

唐·李商隱

鳳尾香羅薄幾重, 碧文圓頂夜深縫。

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

曾是寂寥金燼暗, 斷無消息石榴紅。

斑騅只系垂楊岸, 何處西南待好風?

這首《無題》所寫的是一位女子在愛情失意後的幽怨之情和相思無望的苦悶愁緒。首聯兩句描寫女子深夜縫製羅帳,繡著重重鳳紋的圓頂羅帳!羅帳在古時是情意好合的象徵,而此刻女子孤身縫製,其心中所思所想所憶也隱隱透露而出。

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無題》,全篇無一名句,卻被人讚歎爐火純青

頷聯兩句“扇裁月魄羞難掩, 車走雷聲語未通”便開始寫女子回憶中與情郎偶然相遇的一刻。那時自己因羞澀而用團扇遮面,男子則驅車匆匆走過,二人相見都沒來得及說上話!從後文來看,這次相見應是二人最後一次相見。追思最後一次相見,可見女子此刻心中惋惜、悵惘的情態和回味的複雜心理。

頸聯才寫到相別之後的寂寥和相思,既是回憶也是現實。這兩句概括地抒寫了女子很長時期的生活和感情狀態,具有更濃郁的抒情氣氛和象徵暗示色彩:自最後一次匆匆相見,男子就再無消息,而自己在殘燈下度過多少個不眠之夜,直到如今又是石榴花紅的季節,春天又逝去了!

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無題》,全篇無一名句,卻被人讚歎爐火純青

“金燼暗”、“石榴紅”,彷彿是不經意地點染景物,卻寓含了豐富的感情內涵。殘燈黯然,不只是渲染了長夜寂寥的氣氛,彷彿就是女主人公相思無望情緒的象徵。而石榴花紅卻帶來流光易逝、青春虛度的悵惘和傷感。把象徵暗示的藝術手法運用得這樣自然精妙,不露痕跡,李商隱的手法可謂是爐火純青。

尾聯“斑騅只系垂楊岸, 何處西南待好風”卻回到女子深情而又執著的期待和追求:希望能有一陣好風,將自己吹送到對方身邊。呼應了首聯“碧文圓頂夜深縫”中情意好合的暗示!

李商隱很冷門的一首《無題》,全篇無一名句,卻被人讚歎爐火純青

李商隱的無題詩多寫相思之苦和對重逢無期,但即使如此,也總是貫穿著一種執著不移的追求和期待。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便是此中典型,而這首《無題》也是如此,一句“斑騅只系垂楊岸, 何處西南待好風”包含了無數希望和企盼!

此詩雖然冷門,也並無膾炙人口的名句,但前後貫聯讀來層層動人。尤其是對象徵暗示的表現手法的運用精妙絕倫,爐火純青,使得此詩每讀一次都有新的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