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盛名下的另類生活,也曾為刺客

李白唐代大詩人,生於武后長安元年(701-762),卒於肅宗寶應元年。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是涼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孫。他的祖先因罪被謫放至西域。神龍元年,他的父親李客帶著家人潛回僑居於四川綿州彰明縣青蓮鄉。

李白集神仙,劍術,遊俠,酒客,詩人多種性情於一身,他才華橫溢,狂放不群,博學灑溢,是唐代詩人中最燦爛的一顆明星,被後人稱為詩仙。

詩仙李白,盛名下的另類生活,也曾為刺客

李白自幼學道術,五歲誦六甲,十五好劍術。年少時輕財仗義,曾手刃數人。二十歲時於岷山之陽跟東嚴子學道術。二十五的秋天,他離開四川順著長江而下,到江南名地遊歷。他經三峽到湖北湖南江蘇浙江各地遊歷。 二十八歲時,在雲夢湖取了曾當過宰相的許圉子之孫女為妻,並在這裡定居了十年。三十五歲經洛陽到太遠遊歷,到幷州結識了名將郭子儀。

開元二十五年,三十七歲的李白第一次到達山東,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在兗州的徂徠山竹溪隱居,世人皆稱他們為竹溪六逸。 玄宗天寶元年四月,到泰山遊歷,便南下往浙江會稽,在紹興南方嵊縣結實了道士吳筠,不久吳筠入京,李白也隨之來到長安。朝廷大臣賀知章非常欣賞李白的才華,於是將李白推薦給了玄宗,玄宗任李白為翰林供奉。李白受玄宗寵遇,日日進入宮中奉玄宗之命作了《宮中行樂》《清平調》等詞。

詩仙李白,盛名下的另類生活,也曾為刺客

歷史上,李白是個刺客,手上亡命頗多

李白在長安出盡了風頭,但也因此得罪了高力士。天寶三年李白被免了翰林供奉的官職,於是離開了長安去開封遊歷。當年夏天,在東都洛陽結識了杜甫。兩人結伴到汴州遊玩,不久兩人因事在兗州分開。天寶三四年間,李白又認識了高適,他們相從賦詩,又曾到汴州漫遊。感情至深,甚至到了“醉眠秋共被,攜手同日行”的程度。但安史之亂爆發後,高適對於李白的態度,較之杜甫則又不同了。杜甫對於李白尚有不小的同情心,而高適連同情心都泯滅了。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叛亂,攻陷兩京,玄宗倉皇奔蜀。玄宗的十六子永王璘以父在蜀城,兄在靈武,便想擁兵自立,於是率領大軍東下。李白在宣州拜見,便入了李璘幕府,想在中原紛擾之際建立奇功。然而肅宗對永王猜忌,以叛軍罪名討伐。肅宗至德二年二月,永王兵敗身亡。李白逃至彭澤,但是還是被捕判了死罪。李白在尋陽獄中,曾寫詩給高適,想請求高適相救出獄。但高適對此居然毫無反應。這是有很重要的背景的。在政治鬥爭中,李白與高適因為始料未及的機緣,完全分道揚鑣。李白入了李璘的幕府。而高適站在唐肅宗一邊,很受唐肅宗的重用。幸好郭子儀鼎力相救,李白才得減死流放夜郎。

於是李白便從夜郎出發,途徑沔州,洞庭湖,長沙,衡山等地。 肅宗乾元二年三月,李白在白帝城遇到大赦,免除了謫放之罪。於是他返回潯陽,途徑歷陽,金陵,揚州等地。代宗寶應元年秋末,李白投靠從叔當塗令李陽冰。這是他已經六十二歲,且老病纏身,當年十一月病重與世長辭。臨終之際,李白將方卷草稿託付給李陽冰,李陽冰將這些詩文遺作集結成《草堂集》十卷。李白的遺體也葬在當塗縣採石龍山東麓。約經過了五十年,元和十二年(817)遷墓改葬於青山之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