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提升自己

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提升自己

王爾德說“假如人們說過去的事情無可挽回,你別信。”我信王爾德的話,過去的,不管是整塊整塊的時間,還是零零碎碎的片刻,都如東逝之流水,一去不復返。

提到零碎時間,每個人都有,可為什麼一到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又覺得時間不夠用呢?君可知,那些你花在微信、微博、抖音、直播上的時間是哪裡來的,那些你和朋友有的沒的閒聊是哪裡來的時間,那些你宅在家裡看劇的時間是哪裡來的……扎不扎心,而有的大咖是和你有一樣的時間的,他們經營公司,他們出書,他們演講,他們旅遊……更可恨的是他們還到處炫耀自己時間不夠用。是的,他們的時間真的不夠用,認識一個大咖,平日裡有十個助理,瞬間感覺他的一天的時間不是24小時,是240個小時。

能花錢買時間,就不會浪費時間自己去做。把時間用在更高價值的事情上,是他們的最優選擇。這是那些大咖們最核心的心智秘密,你見過蓋茨為了撿地上的硬幣去彎腰嗎?當然不會。

作為普通人,上班通勤、堵車時間、起床到出門的時間、飯後、閒聊、發呆、憂慮……這些都是你的零碎時間,可你還是說自己沒時間。有個段子說的好,你都有零碎時間去憂慮,說真的,你還真閒。

有的人忙著去成長,去賺錢,真的沒有時間去憂慮。看到這,是不是很扎心。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怎麼樣利用好零碎時間去提升自己呢?我覺得以下幾個點可以參考下:

1、你要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就財務這個行業來說,核心競爭力,其實不是每天做了多少憑證,開了多少張發票,也不是你對一個財務軟件有多麼的熟悉,而是他能否理解他所處的這個行業,為管理層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為公司的戰略服務,來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要是每天都是重複性的收付款,開開發票,做幾張憑證,報報稅啥的,亦或是渾水摸魚,混吃等死,那麼工作五年和工作一年又有啥區別呢?看到一些培訓機構的宣傳語,2個月實操培訓,比得上5年工作經驗。一些機構比如德勤的財務機器人,小夥伴們,擔不擔心,憂不憂慮?不光是財務,客服,銷售,銀行職員,股票交易員,新聞記者,司機等等,未來都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工作中,我們的知識積累往往相對比較零散,也比較緩慢,需要我們更進一步總結思考,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構建自己的知識水池,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有意識的去構建自己的知識堡壘,因為一個不成體系的架構會讓你顯得非常不專業,別人也無法第一時間看到你。

當你和別人聊天時,只會聊大勢,這是不行的,宏觀,中觀,微觀這三觀中,聊宏觀的人大了去了,還不容易錯,但是能把中觀和微觀聊好的,真的要考驗功力和專業水平了。

所以你知道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有多麼重要了嗎?因為這些都是基礎,沒有這些,那麼你對一件事物的評價看法往往是片面的和膚淺的。

2、覆盤:工作中,學會計劃和覆盤,每日有計劃,每月有總結。長此以往,對我們的工作肯定有很大的幫助。但是,能做到這點的人,往往不多,所以優秀的人總是那麼少。

3、清單革命:高效能人士都會有列清單的習慣,我想這個習慣對於我們每一個職場人士都很受用。職場中,對自己有清晰的規劃,落實到沒一天,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去做什麼,這點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如果沒有這些,你或許就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撞來撞去。

4、把時間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們想下,如果你自己不主動掌握自己的時間,那麼你的時間就會被別人搶去,難道不是嗎?你是不是因為無聊刷了下抖音,一刷一下午,一刷一晚上,忘了及時上床休息,第二天起不來,工作效率不高,然後加班,最後心情不好,回到家為了開心點,又刷起了抖音……事後各種“假如”在大腦中盤旋。大哥大姐,你的時間還是你的嗎?

怎麼辦?

關閉那些沒必要的手機推送,桌面廣告,卸載掉那些廣告時不時彈跳出來的辦公軟件;想起這點,很多運營商挺缺德的,為了利益,不擇手段,整天把垃圾信息推送給用戶。

許多沒有備註的電話打進來,第一時間掛掉,微信不要經常加陌生人(越長大越知道,那些非業務相關非行業相關非價值交流的人,沒必要了解他們,你的時間很少,很寶貴,不要讓他們偷走你的時間);

不要沉浸朋友圈,把重要的朋友設置星標,不定期的去看看他們動態,其他人真的沒必要去關注太多;

培養一個經常去的地方,且這個地方很少被打擾到(大學圖書館,省、市圖書館,自習室,或者家如果你自律的話)。

如果一件事情做起來發現沒有效率且沒有狀態,立即停下,去做能激發你狀態的事情。

5、堅持和用結果檢測自己:我們做一件事情,往往不會在短時間內見效,相反需要你的堅持,從量表到質變總得有個過程,要是我們能認真的堅持下去,相信在某一個時刻這件事會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回報你,豐富你。如果沒有你想要的結果,那你真的要去覆盤和反思下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進而調整自己發力的方向,千萬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而忽略了戰略上的懶惰。方向錯了,再怎麼努力,也是無益。人類是一個很奇特的動物,人類會思考。

你的時間花在哪裡,最後的結果就會呈現在哪裡。尤其在這個全民刷抖音的時代,你的自律到底體現在哪裡?很少見到精英人士會無聊到去刷抖音上去,他們的消遣模式是去哪哪哪旅遊,是和三兩好友做一些項目,是對自己的家庭資產進行規劃,是和高人請教行業趨勢,是持續Update自己的認知系統……所以這一比較,逼格立馬就出來了嘛!

最後,如果你已經在思考諸如“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提升自己”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了,你已經在上岸的路上了。如果你已經上岸了,而且在這方面有很好的建議和實踐指南,歡迎你來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