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中國14億多人,把自己存在銀行的錢都取出來銀行有那麼多錢嗎?

頭條忠實讀者


這個問題怎麼看都有點“矯情”,無非想揭穿銀行“老底”,置於死地而不顧,好在很多網友都看穿了“別有用心”,我就不多說了。

毫無疑問,所有人都把錢取出來,銀行肯定很“難受”。因為銀行吸收的存款不可能全部放在金庫,每天等著人去取,而且還要按照約定倒給利息,每天給全民“發錢”,這哪裡叫銀行,乾脆改名“慈善機構”行了。

銀行吸收的存款,除繳納存款準備金後,大部分用於放貸,其次還有同業拆放,同業存款以及其他投資業務等,即大部分已經資產化。存款準備金、超額存款準備金以及現金庫存就是為了保證日常支付的正常進行,但比例是不大的,況且還有部分呆壞賬,所以如果所有人都去取錢,銀行是難以“招架”的,後果可想而知。

但是,為什麼大多數人沒有“中招”,聽信讒言去銀行取錢呢?因為他們信任銀行,有安全感,這與自己的目的是高度一致的。

人們為什麼要把錢存入銀行?無非兩個目的,一是圖個安全,二是獲得利息和投資理財收益。要取錢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實際需要開支和消費,除此之外,無緣無故把錢取出來,驕傲的說我自己保管,我不需要利息和收益,這肯定是一種非正常表現,俗話說“腦子進水了”。

銀行再有錯,但也不至於這樣“帶節奏”。銀行放貸雖然賺取利潤,不也支持了企業和個人的生產經營以及消費嗎?網貸高額利息,逼人妻離子散走極端,暴通訊錄惡意催收,你怎麼不說銀行好呢?銀行有不足之處是事實,但絕不是主流,只是個別或局部現象,況且也一直在改進之中,確實沒有必要誇大其詞,危言聳聽。

“存款自願 取款自由”早已經寫進法律,銀行的大門每天都敞開著,你有多少錢儘管取好了,沒有別要喊上“14億人”,他們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也有自己判斷抉擇能力,那種人雲亦云的時代早已經過去。


龍門山財經


現代漢奸在談笑聲中,優雅地散播擠兌中國金融體系的損招。似無心之作,實乃精心設計的美國亂華之策!其狼子野心,何其之毒。


故鄉的雲162498174


全國人民會聽你嗎?去銀行兌換錢,不是在給國家添亂了。提這問題你考慮過嗎?你在破壞國家金融市場,該負刑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