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把會的題做錯好可惜,家長要如何幫孩子避開遺憾呢?

眾所周知,一年級的內容比較簡單,但一個班總有幾個孩子是小馬虎,他們要麼漏題,要麼空題,最終總是不能得100分。當卷子發到他們的手中,他們再去做這道題,多半會做對。

這樣的情況很熟悉,當一個孩子常常在會做的題目上失分,家長很容易用馬虎,粗心這些字眼來分析失分原因。

孩子經常把會的題做錯好可惜,家長要如何幫孩子避開遺憾呢?


粗心馬虎這四個字就是孩子做錯題目的“真兇”嗎?馬虎背後還有沒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呢?

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凡是在錯題分析一覽僅填上粗心馬虎字眼的孩子,多半還會和馬虎做很長時間的好朋友。他們通常會在“改進措施”那一欄填上“下次注意”,下次注意?下次怎麼注意,沒有人知道,於是,就算下次沒有馬虎,下下次題目換個“馬甲”,他又開始馬虎了。如此循環往復,錯題分析成了形式,敷衍了老師,更敷衍了自己。

孩子經常把會的題做錯好可惜,家長要如何幫孩子避開遺憾呢?


那會做的題做錯了,馬虎背後的“指使者”到底是誰呢?

  1. 視知覺能力欠佳。

作為家長,你一定想不通為什麼孩子會把69寫成96,為什麼孩子明知道相同數位的數才能相加減卻出現錯位相加減,為什麼孩子算式列對了算對了卻在寫答的時候抄錯答案。

其實這些都與孩子的視知覺能力有關。什麼是視知覺能力呢?

視知覺在心理學中是一種將到達眼睛的可見光信息進行解釋,並利用其來計劃或行動的能力。

研究表明,大腦接受的感覺信息80%以上來自視覺,視知覺能力低會讓孩子視覺效率慢和採樣率降低。

每個孩子的視覺知覺能力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孩子視知覺能力達不到同齡水平,他更容易出現粗心的現象。

孩子經常把會的題做錯好可惜,家長要如何幫孩子避開遺憾呢?


2.不良習慣

有的孩子打草稿的時候,寫的亂七八糟,東倒西歪,因為草稿紙一般不會上交,看的人只有自己,所以在草稿紙上,很多孩子也只寫自己才看得懂的字,在寫亂的稿紙上把答案撈出來再謄到卷子,就是這麼短短几秒鐘,讓很多孩子的草稿白寫,是的,他撲哧撲哧的寫完,正確答案都在稿紙上,而試卷上是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的誤寫。

還有部分學生不會善用估算判斷問題解決的合理性,比如最簡單的和大於或等於加數。

也有學生不注意卷面或者作業的整潔,塗塗改改到最後自己都看不清正確答案的樣子,正如髒亂差的房間更容易生出害蟲,髒亂差的作業更容易出現錯題。

3.思維定勢。

所謂思維定勢,就是按照積累的思維活動經驗教訓和已有的思維規律,在反覆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維路線、方式、程序、模式。

孩子在計算時容易被思維定勢干擾,比如某段時間練習530除以53之類的計算,知道了二者之間是十倍的關係,拿到530減53的時候,想都不想,直接把10寫上去了。再比如,學完整數的計算,再去學習小數計算,學生仍然拿整數的規則套用在小數計算上。

孩子經常把會的題做錯好可惜,家長要如何幫孩子避開遺憾呢?


還有的孩子在審題的時候,在某句數學信息上找到了共鳴,一掃而過,答題的時候加入了自己的主觀想法,而不是按照題目的意思去解題,這也是受到了已有的思維干擾。

作為家長,幫助孩子和這些“真兇”絕交,需要注意什麼呢?

1.不要用結果否定孩子的努力。

有的孩子態度很端正,主因是視知覺能力的問題,家長真正要做的是積極幫助孩子提高視知覺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否定孩子的學習態度。

這個時候一味否定孩子努力是沒摸清楚孩子的現狀,引導孩子解決問題也要注意方向,找準方向,對準把心,問題才能被一擊而破。

如果是視知覺能力的問題,家長可以通過智力拼圖,七巧板拼組,迷你宮訓練等多種方式加以鍛鍊。

孩子經常把會的題做錯好可惜,家長要如何幫孩子避開遺憾呢?


2.忽視孩子做事的條理性

生活習慣好的孩子通常學習習慣也會好,相反,生活中丟三落四沒條理的孩子,在學習上也很難邏輯清晰,思考有序。

其實在一年級下冊數學課本里就有一個單元叫分類,分類是一種數學思想,也是思維習慣,家長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孩子把分類運用到生活中,大到自己的房間佈置井然有序,小到自己的書包每個夾層放合適的書籍資料。

所以,家長有必要從低年級開始就培養孩子的分類意識,收撿物品的習慣。

3.懲罰孩子的方式簡單粗暴。

有個孩子,他的家長對他也挺嚴格的,數學考了80分,就讓孩子把數學卷子抄一遍,孩子口算錯了,每天加做50道口算,孩子照做了,效果卻不是很好,上升不明顯。

原來時間長了,孩子產生厭倦了,失去學習的興趣,為了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過度重複的單調,就是對孩子學習激情的扼殺。

這位家長雖然方式簡單粗暴,孩子看似更努力了,多付出了,實則可能是做了一堆無用功,浪費心力。

孩子經常把會的題做錯好可惜,家長要如何幫孩子避開遺憾呢?


那家長該怎麼幫助孩子呢?

1.對孩子要鼓勵,有進步要表揚。

對孩子的問題,只要有進步,就要表揚,讓他有信心克服困難,多用賞識教育,慎用棍棒教育,賞識孩子,孩子的心靈充滿陽光,孩子更願意跟你交流最近的學習困惑或收穫。

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口到心到手到,多器官靈活運用更能激發孩子正確無誤的解決學習問題。

2.家長要對孩子適當的放手。

家長首先要解決的是自己對孩子的依賴,不能認為不照顧孩子,孩子就會受罪,過度保護的孩子會失去很多解決問題的機會,在生活中解決問題少了,就只能把犯錯的機會留給學業了。

如果孩子在家裡除了學習,其他事務都被包攬,當心!孩子的獨立性越來越差,上學後,之前生活的依賴便轉嫁到了學習上,後患無窮。

孩子經常把會的題做錯好可惜,家長要如何幫孩子避開遺憾呢?


3.要讓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多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因為以上原因,常在會做的題目上犯錯,家長要提醒自己,少在孩子面前提粗心大意,馬虎等字眼,提多了,孩子就會認為,我本來就是個小馬虎,改不了了。相反,看到孩子細心的細節,要及時告訴孩子,你剛剛這樣做真細心。時間長了,孩子細心的一面就被不斷強化,最後趕走了內心的那個小馬虎。

4.完成後檢查

還是要讓孩子養成檢查的好習慣,事實證明,痕跡化的檢查模式有利於拯救那些被忽視的小問題。在平時的作業練習中,家長可以在孩子完成作業後,提醒孩子檢查,檢查一題做一個小記號,這樣的痕跡化檢查既能讓孩子有“檢查欲”,也能讓孩子更有毅力堅持到底。

孩子經常把會的題做錯好可惜,家長要如何幫孩子避開遺憾呢?


寫在最後

作為考遍無數次試,如今也要監考和閱卷的一線老師,我對於“一分壓倒一批人”的感觸太深了,求學路上,越往後走,越考驗一個人心細不細,嚴謹不嚴謹,很多時候,就是零點几几的分影響了個人發展。

嚴謹細緻都不是憑空而來,一切源於滴水穿石的態度,從小處著手的智慧,讓細心從娃娃抓起,讓孩子早早練就一顆細心,其實也是讓孩子在成長路上緊攥一顆寶石,好讓走過的路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