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當中的博弈

南師道:與現實進行智慧博弈,譭譽不動搖,信守承諾;謹慎而不畏首畏尾,在經歷中積累經驗。

過分的言辭,無論是毀是譽,其中一定有原因,有問題。所以,毀和譽不是衡量人的絕對標準。

孔子也說過:聽了別人毀人,贊人,自己不要立即妄下斷語。

有時我們過於迷信他人的看法,失去了自己的判斷能力。

當有人誇你或是詆譭你時,你要有對自己深刻堅定的看法,才不會被他人的評價牽引了情緒。是好,是壞對自己瞭如指掌,既不會因為過分的誇耀而飄飄欲仙;又不會因他人的詆譭亂了心智。

當聽到有人在你面前詆譭或者讚譽他人的時候,一定要經過自己的觀察後才可斷定此人,不要因他人的言語而妄自揣度。

人生當中的博弈

有一則這樣的故事:

花花畢業剛進一家公司。有一天,公司裡一位老員工和她吐槽抱怨組長是一個非常愛挑毛病的討厭鬼。一句無心的吐槽,花花因為沒有自我的判斷,也沒有去考證組長是不是真如同事所說,就聽進了心裡,從而也斷定組長肯定是個討厭鬼。

一天花花做好了設計圖交給組長檢查,組長看到花花設計的圖紙以後立馬就皺起了眉頭,把花花設計不好的地方,一個點一個點的圈了出來,讓花花重新改正。由於花花年輕氣盛,當場就冒火,說組長是故意雞蛋裡挑骨頭。後來的結果可想而知,花花嚴重的受到了處分。

花花不甘心,拿著自己的圖紙找到自己的老師,讓自己的老師看看組長圈的那些點是不是故意挑刺。結果,老師卻誇耀組長是一個厲害角色,一眼就能戳破花花的弱點。經過老師的點撥,花花才醒悟過來。原來組長不是愛挑毛病,而是自己毛病太過明顯。

因為花花沒有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就輕信了他人的言語,使得自己在內心深處埋下了一顆不良種子,造成了誤解。

因為花花對自己沒有正確的認知,才會覺得組長是故意挑刺。

人生當中的博弈

人生路上會有許許多多的盲點,還會有許許多多的障礙。認清這些盲點與障礙的辦法,唯有自清,自省,自悟。與天地融為一體,用心去觀照世界,而不是用耳和用眼去觀看世界。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應該停留在表象上面。

人生博弈無非就是打開心門,用心體會觀照世間萬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