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之亂:因梁武帝誤判導致的巨大災難(上)

侯景之亂:因梁武帝誤判導致的巨大災難(上)

“侯景之亂”是發生在南朝梁武帝時期的一次大動亂,侯景給富庶繁華的江南,帶來了殺戮,黑暗,毀滅和分裂。

讀完這段歷史,心裡升起一種奇怪的感覺,就好像在新聞裡看到了這樣一個報道:

說動物園裡的一隻獅子,意外跑出了籠子,咬死咬傷了數位遊客,又跑出了動物園,影響了市民的正常生活,這起事故極其嚴重,最後老虎被擊殺,動物園展開相關賠償工作。

我們是該怪老虎兇狠殘忍呢?還是該怪動物園工作失誤呢?

對於侯景之亂這場災難,侯景的殘暴行為當然要受到世人的唾棄,但是南梁政權沒能阻止這場浩劫,執掌南梁的梁武帝蕭衍難辭其咎。

在這場災禍發生前,南梁有很多次機會可以阻止侯景,也有足夠的力量去阻止他,但是南梁的行為似乎都在促成侯景之亂的發生。

侯景早年在北魏“六鎮”的懷朔鎮當兵,據說是又矮又窮又矬,還是個瘸子,總之不知道怎麼長得,集各種缺點於一身。

上帝是公平的,給了侯景這麼多缺點,就給了他一個別人不具備的優點,那就是作戰勇敢,智謀出眾。

侯景最早的時候跟著爾朱榮手下的名將慕容紹宗學習兵法(爾朱榮就是製造了“河陰之變”的罪魁禍首),侯景領悟力很強,學了不少打仗的本事。

在平定葛榮叛亂的時候,表現突出,升為定州刺史,後來爾朱氏被高歡所滅,侯景便投奔了高歡。

侯景機警狡猾有野心,在高歡手下的時候,攝服於高歡的本領,不敢做出反叛舉動。高歡死後,侯景馬上舉起反旗,宣佈脫離東魏。

當時,侯景控制了河南大片區域,反叛東魏後,腳踏兩隻船,先投降西魏,接受了西魏宇文泰給的官職後,又給蕭衍送消息,說願意獻出自己管轄的土地,希望蕭衍收留他。

蕭衍聽從了奸臣朱異的意見,不顧大臣們的反對,執意接收侯景,封侯景為河南王,給了他很高的待遇。

在蕭衍決定接收侯景後,馬上派遣司州刺史羊鴉仁率領三萬軍隊,趕往懸瓠,希望儘快接收這個重要城池。

在侯景宣佈反叛後,高歡繼任者高澄命元柱領兵數萬殺向侯景,元柱不敵侯景,敗退回鄴城。

不久,高澄又派韓軌前來攻擊侯景,侯景向西魏宇文泰求救,答應割讓四個州給他。宇文泰派兵前往,韓軌一看西魏介入,南梁羊鴉仁也快到了,就退兵走了。

後來,由於侯景拒不來朝表示忠心,宇文泰不再搭理侯景,西魏斷了和侯景的來往,此時的侯景只有南梁一條路可走了。

蕭衍在侯景的投靠刺激下,便升起了北伐雄心,派侄子蕭淵明領兵十萬,水陸聯軍,聯合侯景進攻彭城。彭城位置很重要,不能有失,東魏高澄派出慕容紹宗和高嶽救援彭城。

羊侃建議蕭淵明趁著他們遠道而來疲憊不堪立即發起進攻,奈何蕭淵明對打仗一竅不通,根本不搭理他,就這樣南梁軍隊錯失了戰機。

羊侃對蕭淵明很絕望,料到此戰必敗,便帶著自己的部隊駐紮到了攔水壩上,找了個可攻可守的地方。

結局很明顯,梁軍大敗,損失了好幾萬人,蕭淵明被俘,只有羊侃的一支安全退回國內。

後來,侯景被慕容紹宗打敗,他已經沒有地方可去了,只能帶著八百殘兵,在淮河附近到處遊蕩。

侯景來到了淮河重鎮壽陽,此時壽陽由韋黯負責,有一個叫劉神茂的軍官跟韋黯不和,聽說侯景來了,便慫恿侯景奪取壽陽。

韋黯受到恐嚇和誆騙開了城門,侯景就這樣進到了城裡,接管了壽陽,成為了自己的大本營。

侯景在佔領壽陽後,派人到建康向蕭衍認錯,蕭衍知道後不但沒有懲罰他,還直接認命他為南豫州刺史,這時候,南梁的禍根就已經埋下了。

侯景之亂的導火索是被東魏俘虜的蕭淵明,當時東魏面臨著西魏的壓力,不想再跟南梁鬧出事端,便想結好南梁。

高澄讓蕭淵明給蕭衍寫信,告訴蕭衍,如果答應和東魏結好,自己便可以回國,蕭衍當即表示接受。

這件事被侯景知道了,侯景擔心南梁和東魏和好後,自己會落到東魏手裡,便多次上書,反對和東魏和好。

蕭衍讓侯景放心,保證會保護他的安全,但是侯景依然不放心,他偽造了一封東魏的信函,說要拿侯景換蕭淵明,沒想到蕭衍答應了,這一下,侯景對蕭衍徹底絕望,決定造反。(未完,請看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