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孩子自己玩

玩游戏是孩子丰富课余时间的产物。但是现在而言,有些幼儿园或者学校都会指定一些游戏让孩子们玩,而不是让孩子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这种“规则”从根本上丧失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它具有自由、自主、自发的特点。分析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这其实并不是幼儿自己的游戏,无论是游戏场地、主题还是游戏过程都是由教师确定的,因此有些孩子才会无所事事。那么如何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玩自己的游戏呢?

游戏,让孩子自己玩

首先,给予幼儿选择和决定权。游戏中,幼儿应该有自主决定权,例如,今天和谁一起玩,在哪儿玩,选择哪些游戏材料,玩什么,怎么玩……教师一旦放权,就会发现幼儿的角色游戏主题可能不再局限于教师所能想象的超市、医院、小吃店,而会出现更多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当前的兴趣爱好等息息相关的新主题。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还会自行生发新的游戏内容,协商游戏规则。因为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商量和决定的,所以游戏中孩子们是投入的、专注的。

游戏,让孩子自己玩

其次,鼓励幼儿自行解决问题。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遇到问题,例如“营业员”发现“顾客”买东西不付钱,或者商店没有“顾客”光顾;教师通过观察也会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混龄游戏中大年龄幼儿顾着自己玩而不顾及结伴的小年龄幼儿,或者幼儿因玩具引发争吵等。教师可让幼儿试着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引导他们提出游戏建议,形成新的游戏约定,从而推动游戏的发展和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

游戏,让孩子自己玩

最后,组织幼儿交流和分享游戏经验。教师是幼儿的游戏伙伴,是引领者也是推动者。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交流和分享游戏经验,如幼儿的新游戏和新玩法,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也要和幼儿一起分享游戏所带来的成功感、满足感和愉悦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