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湖南丨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長沙

“十一”期間,央視新聞新媒體推出大型主題報道——《坐著高鐵看中國》,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規劃成就和中國之美。8天8條主線,帶你走遍大好河山,聆聽中國故事。10月1日上午,《坐著高鐵看中國》將行走京廣高鐵,途經“網紅”城市長沙,一座高質量發展的青春之城。


1

5G時代,馬欄山如何“一馬當先”?


跟隨央視新聞《坐著高鐵看中國》直播,主持人來到了長沙高鐵南站,在這裡,和諧號高鐵裡坐滿了歸家的旅人,也迎來了一批批前來“網紅”城市打卡的客人。高鐵列車裡,AI智能廣播正在播報央視新聞坐著高鐵看中國的直播。


長沙有這樣一個園區,處於城市中心的絕版地。園區規劃發展區15.75平方公里。它不做房地產,做文化;發揮獨特優勢,做視頻;科創加文創,做數字新經濟。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馬欄山。上世紀九十年代,馬欄山還是長沙最大的“城中村”。發軔於此的“廣電湘軍”讓馬欄山逐漸聲名遠播。高鐵上剛剛由AI主播播報的內容,正是產自於馬欄山文創園。


在這裡,天氣、新聞、路況等節目內容,都能通過AI主播“一鍵生成”播報。人工智能來取代人工操作,語音技術來取代錄播過程,正是湖南數字新基建的標誌性內容。


世界看湖南丨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長沙

▲ AI主播和真人現場“較量”,語音播報實時生成。


“下面播放一則通知……”宜章人民廣播電臺是湖南省首家建成運營的縣級5G智慧電臺,國家大事、新聞資訊、天氣交通等信息,村民都能通過村裡“大喇叭”第一時間收聽到。通過5G電臺宜章縣龍村瑤族村果農曾貴祥切實解決了直接問題。


世界看湖南丨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長沙


跟隨主持人的鏡頭切換,長沙新聞的播出畫面出現在直播中。畫面的左下角是手語AI主播,將實時新聞轉換成手語播報。長沙電視臺主持人汪怡介紹,人工智能手語新聞主播在全國手語直播新聞電視臺中也是首次運用。包括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手勢識別等技術,最終通過動畫引擎將手語AI小姐姐播報內容進行呈現,並配合表情、唇語。“在新聞播出的時候非常精準的將新聞內容轉換成為手語,讓聽障觀眾無障礙的收看新聞。”


2

 五彩地鐵,

帶你打卡“網紅”城市長沙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長沙也和國內其他城市一樣,按下復甦“快進鍵”,邁入發展加速度。


2014年,一抹藍色勾勒出長沙軌道交通的雛形。6年後,單線成網,長沙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160公里,車站達到114座,實現主城區六區一縣全覆蓋。隨著今年地鐵3、5號線開通,長沙地鐵駛入“全面網絡化”運營時代。1、2、3、4、5,紅、藍、綠、紫、黃,五彩地鐵網絡點亮了星城。


地鐵1號線:太平街。


長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條街,坐落於長沙城區中部,街區以太平街為主線,北至五一大道,南到解放路,西接衛國街,東到三興街、三泰街;其中重點地段為沿太平街、西牌樓、馬家巷、孚嘉巷、金線街、太傅裡兩側的歷史街區,用地面積5.33公頃。魚骨狀街區200年未變,全長375米,寬不過7米,佔地面積約12.57公頃;交通十分便利,是“古老長沙”一縮影;自戰國時期長沙有城池開始,是古城的核心地帶,歷經2000多年沒有改變;街區內,小青瓦、坡屋頂、白瓦脊、封火牆、木門窗,是這一帶民居和店鋪的共同特色。


世界看湖南丨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長沙

▲ 橘子洲頭。舒展 攝


地鐵2號線:五一廣場。


處於長沙商業圈的最中心,也是長沙歷史最悠久的區域,古長沙的城址即為今天的五一廣場及其周圍區域,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五一廣場周圍一直都是歷代古長沙的官署所在地。在長沙人心目中,五一廣場為老城區最中心,為黃興路與五一路兩條馬路交會處。


世界看湖南丨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長沙

▲ 長沙國金中心IFS。舒展 攝


位於海信廣場的“超級文和友”是近年來長沙新晉的網紅打卡地,店內裝修以復古造型著稱,其風格高度還原了七八十年代年代老長沙市井社區的面貌,勾起了一代代老長沙人關於這種城市的回憶,同時一併吸引眾多外省遊客慕名前來。在這裡,可以品嚐到臭豆腐、豬油拌粉、小龍蝦等地道的長沙美食,感受網紅長沙的獨特魅力。超級文和友曾以“一天取號突破兩萬桌”,超長排隊紀錄在長沙市民朋友圈刷屏。


地鐵3號線:洋湖溼地。


湖南長沙洋湖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湖南省會長沙市西南部,洋湖國際生態新城內。景區北依嶽麓山、東臨湘江,地處連接長株潭的瀟湘大道西側,位於長沙市二環線和三環線之間,與湖南省人民政府隔江相望。是長沙城區最大的溼地公園,被譽為沿湘江旅遊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湘江流域生態治理的開篇之作,“兩型”社會建設的亮點工程。


世界看湖南丨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長沙


作為洋湖溼地旅遊配套服務項目,洋湖水街位於洋湖溼地公園公園二期東側,鄰近潭州大道處。洋湖水街以清末民初建築風格為主基調的老長沙歷史風貌為展示核心,內以善禮橋、落棚橋連接三大主題特色島嶼,項目建設有古韻商街、清閒后街、風情水街三條主街,劃分為九條街巷。遊客可以在這裡看到福文化殿堂“五福堂”、湖湘歷史文化精髓“洋湖書院”,到“九門戲樓”欣賞湘劇表演,到“智慧VR科技會館”體驗一把虛擬與現實的結合,品嚐全國各地小吃美食。


地鐵4號線:長沙高鐵南站。


設計造型體現湖南“山水洲城”的地域特色,融入了瀟湘文化,設計者將山巒的起伏曲線提煉為站房造型,將水的波浪提煉為站臺雨棚的形式,形成了“三湘四水”曲線。截至2017年12月,長沙南站站場規模為13臺28線,設有京廣、滬昆兩個車場。長沙南站的途徑線路有京廣高速鐵路、滬昆高速鐵路。


地鐵5號線:馬欄山。


馬欄山為長沙城區重要地名之一,原屬長沙市國營綜合農場馬欄山分場,面積多達4平方公里,北至今恆大雅苑,南界今匍園路,東至世界之窗、海底世界以今錦繡路與長沙縣毗鄰。而坐落在長沙市開福區瀏陽河第八灣的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則是以數字視頻創意為龍頭,以數字視頻金融服務、版權服務、軟件研發為支撐,配套衍生數字視頻設計服務、生活服務、視頻電商、視頻主題教育培訓等產業鏈集群,致力打造數字視頻創意企業生態孵化器、數字視頻內容生產大本營、視頻版權交易市場、視頻版權衍生產業集聚區。


世界看湖南丨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長沙

▲ 馬欄山視頻文創園。舒展 攝


世界看湖南丨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長沙

▲ 9月30日,長沙地鐵線網客運量首次突破200萬。周雨晴 攝


數據顯示,9月30日,星城長沙喜迎八方賓客,外出遊玩、返鄉探親、旅遊購物等客流人群激增,長沙地鐵在客流大考中嚴陣以待,線網客運量首次突破200萬,達200.37萬乘次,再次創下單日客流最高記錄。其中,五一廣場站、長沙火車南站站、萬家麗廣場站客流總量位列全線網車站前三。


3

長沙連續9天以驚豔創意燈光秀

深情告白祖國


“國慶逢佳節”“中秋共華誕”“致敬抗疫英雄”……9月30日晚,美麗的湘江兩岸彷彿換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新衣”——一場令人驚豔的創意燈光秀,是長沙獻給祖國華誕的禮物。伴隨著不斷變化的燈光,一條條雙節祝福語在湘江東岸的寫字樓上展現。不少散步的市民和經過的遊客紛紛停下腳步,拿下手機“打卡”發朋友圈。


世界看湖南丨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長沙

▲ 萬達廣場的創意燈光秀。王一聰 張奇濤 攝


世界看湖南丨坐著高鐵看中國,前方到站:長沙


“中秋遇國慶,就是我們的中國節,經過今年的疫情,才覺得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更是來之不易。”市民王先生忍不住在朋友圈發下如此感嘆。


據瞭解,此次長沙展示國慶主題的燈光秀,是中央電視臺國慶專題“坐著高鐵看中國”長沙站直播節目的配套活動之一。“坐著高鐵看中國”主題宣傳活動從節日乘車出行切入,借鐵路線串聯起經濟社會發展的地理線和動人暖心的故事線,營造輕鬆愉悅、溫馨祥和的節日氛圍,反映來之不易的發展成就,展示歷經風雨磨礪出的民族自信心、精氣神。


從9月30日至10月8日,每晚6點30至10點,市民們都能欣賞到美輪美奐的燈光秀。此外,國慶期間每天8點至凌晨,萬達廣場、民生大廈等樓宇電子屏還會播出長沙抗疫英雄宣傳圖片以及“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週年”宣傳標語,向英雄致敬,營造濃厚節日氛圍。


監製/任帥

主編/黎晶

編輯/湯雅雯 丁維理(實習)

來源/芒果雲 星辰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