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年初,当编剧沈芷凝接到为《在一起》中《口罩》单元撰写剧本的提案时,她还忙着在微信群里和校友一起筹集医疗物资。那几个月的艰难是全国的群体记忆,一边担忧着疫情何时才会退去,而另一边,救命的口罩却是“一罩难求”,大量急缺。

作为专业编剧,沈芷凝清楚撰写这个单元的难度之大。它需要在短期内大量收集资料、高效完成写作、再协助剧组一起快马加鞭拍摄完成。而且,口罩相关的题材实在太有责任感了,每个中国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又是疫情期间最重要的物资之一,容不得闪失。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但沈芷凝,包括杨文军导演,演员海清、冯绍峰、董璇等人都义不容辞地加入了剧组,不为别的,就是想为特殊时期下每一个坚强的人献上一份致意。

真实群像

海清是剧组第一批敲定的演员之一,她饰演的是《口罩》单元的女主角梅爱华,一个从贸易转行做口罩生产的南方小厂长。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开篇即是梅爱华焦头烂额的现状。

她的进出口贸易快做不下去了,工人的工资拖欠,银行贷款还不出,眼看着下一步就要面临破产局面。更让她心力交瘁的还有家庭。梅爱华和丈夫多番吵架,已经到了离婚边缘,丈夫嫌她总是顾着工作而忽略了家庭,甚至连照顾女儿都几次三番忘记,而梅爱华却拼命护着自己的抚养权,绝对不同意把女儿给丈夫。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正是在这样的困局下,疫情突如其来的爆发,并且愈发严重,武汉封城。

梅爱华看着手上价格飙升的零星口罩,动了念头。她决定抵押房产来做口罩生意,赌一把大的。刚开始,她不过抱着还钱做事、不服输的商人本分,但随着越发接近疫情中心,她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转变。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剧中有一场戏,讲的是梅爱华初设工厂却发现人手不够,正当她苦于招不到人,昔日蛮横讨要工资的小林却回来了,还带来了数万现金。小林泪流满面地和她说,,女朋友是武汉的护工,自己本来要拿着钱回家结婚,疫情爆发,她选择留下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岗位,现在已经多日音讯全无。

有人和他说,如果武汉那边的电话打不通了,很可能人已经没了……小林痛苦而自责,女朋友曾经向他哭诉缺口罩,而他却连口罩都弄不到,现在他要来帮梅爱华一起生产口罩,为了千千万万的更多人。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听着这个故事,梅爱华难掩悲伤,不自觉地流泪了。她已经知道,自己生产口罩不再是为了赚钱,更是有一份沉甸甸的担当和责任。

拍摄这段戏的时候是象山最热的一天,演员们反季穿着羽绒服,满身满脸的都是汗。海清本是体寒的人,为了能有更真实的上镜状态,她特意去空调下站着吹冷风,一边吹一边想,等会儿演的时候要“压着一点”,不要哭出来。等到正式开拍,海清听着对手戏演员动情诉说着疫情的惨烈和医护的奉献,当真实的生命摆在面前,她听着就那么潸然泪下,完全止不住。哪怕镜头带不到她的时候,海清还是在哭。

“这种伤心,是亲历过疫情的每个人的印记。”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这就是《口罩》单元真实而有力量感的共情,是每位观众都能有的共鸣。

勇者无畏

导演杨文军在采访中提到,“选择做口罩这个主题,因为它是一个隔离的象征,隔离了病毒,但没有隔离人心。”正如《口罩》单元的母题,它不仅仅是疫情时期的真实场景再现,也是人心和人性的思辨,兼有情感的温润和回归。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在筹备的时候,剧组先后走访了多个口罩工厂,其中有一个象山的老板,他家本来住的是超过500平的大别墅,但因为这次疫情要转产做口罩,资金紧张,就把别墅卖了,全家挤在一个八十平米的房子里。他本来想着,这下要受罪了,结果没想到,当一家人住得更近了,反而有从前没有的亲密,人心都凝聚到了一起。

听了这段真实故事,杨文军导演和编剧都很触动,就把它融进了剧本。《口罩》要展现的,即有如此这般细碎而真实的细节,也是每个角色在危机环境下的自我和解。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海清饰演的梅爱华最终理解了家庭纽带,愿意放弃女儿抚养权,而冯绍峰饰演的口罩技术人员韩松便是真正认可了这份工作,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韩松是武汉当地人,在浙江口罩厂当技术工,他本来并没有多么重视口罩生产这个职位,毕竟比起同学们做的老师或是白领职位,他看似太不起眼了。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然而当疫情来临,韩松突然受到多方簇拥。先是由于手上有口罩囤货,八方人马都来报价购买。再接着,在回武汉的途中,韩松再次遇到前来邀请自己加入口罩生产的梅爱华,他本来不想答应,可当他进入武汉,看到曾经繁华热闹的街道如今人际寥落,当一辆辆救护车呼啸着从手边飞驰而过,他再也没法沉默了。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幼女哭诉着舍不得爸爸,妻子含泪求他留下,可韩松还是告别家人,和梅爱华一起回到了口罩加工厂,运用他的所学帮助生产出合格的口罩。也是在这时候,他才真正明白,工作无分贵贱,当事到临头,决定最终走向的可能就是平日里微末的人和事。

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海清数度感动落泪,《口罩》重塑群体记忆

“我们今天拼命做口罩,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所有人能不再戴口罩”,这是剧中女主角梅爱华的一句台词。编剧特意为两位主角以“梅”和“松”命名,也正是在隐喻以他们为代表的、为疫情做出贡献的万千人。《口罩》单元渲染的并非悲伤,而是在面临大环境冲击,每个人对工作、对家庭、对自我的深刻思考。今晚19:30分,让我们一起回溯那段为抗疫齐心协力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