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小孩當皇帝,奸臣掌握軍政大權,文相爺慘遭排擠

文天祥逃出元軍的嚴密看守之後,就去投奔宋臣。另一邊,元軍很快就發現文天祥逃了,感到非常生氣,於是散播謠言,說文天祥已經向元軍舉白旗了,是元朝派他去宋朝勸降宋臣的,結果所有的宋臣都深信不疑,都想要殺死文天祥,文天祥一番報國之情還未展現,怎麼捨得放棄生命?於是在萬般無奈之下,他決定去溫州尋找二王。隨行的人,感覺他走的路不是一條光明的路,所以在路上一個個都離他而去,現在他的身邊只有八個隨從了。

三年級小孩當皇帝,奸臣掌握軍政大權,文相爺慘遭排擠

想來文天祥的命運是真不好,在元軍的大營裡面是多麼有骨氣,誓死不做叛國賊,令元軍的統帥對他另眼相看,企圖把他拉攏到元朝之中,讓他為元朝服務。他本來想著以死明志,可沒想到,自己還有機會從元軍的魔爪之中逃出來。既然逃出來了,就去尋找自己的同僚,可是他已經被揹負上通敵的罪名了,所以他曾經的同僚們只是想殺了他,根本不會聽他的解釋。隨從也離開他了,而他能做到只是堅持一條路走到黑,去溫州尋找二王。

三年級小孩當皇帝,奸臣掌握軍政大權,文相爺慘遭排擠

提到二王,那就要說說趙昰與趙昺了,這兩人都是度宗的庶子,嫡子是趙纖,雖然已經投降了元朝,但是中國大部分的領土,尚未落入元軍之手,宋朝有一些不願意為元臣的文武官員,仍然希望重整河山,因此,共推趙昰為新皇帝,是為宋端宗,在福州即位。

三年級小孩當皇帝,奸臣掌握軍政大權,文相爺慘遭排擠

宋端宗即位那年,只有九歲,相當今天小學三年級的小孩童,怎麼可能會處理國家大事?所以,朝廷的大事小事,都是陳宜中在拿主意。說來讓人痛哭流涕,宋朝人的那份團結之心放哪了啊?在福州有這麼一個小朝廷,實屬不易,所以一切都刪繁就簡,但是陳宜中等人的官架子是不擺,心裡也就難受,那官癮不要,心裡就感覺吃虧了一樣。陳宜中到底何德何能,竟然堂而皇之當了左丞相?

三年級小孩當皇帝,奸臣掌握軍政大權,文相爺慘遭排擠

如果只是個左丞相也就算了,竟然還給自己安排了樞密使的職位。這個職位相當大了,這麼說吧,各路的軍隊和兵馬都要聽從陳宜中的指揮,陳宜中指往西進攻,那麼軍隊就必須往西,即使西邊是一條死路,士兵們也得聽從命令,誰讓陳宜中官大權也大的!陳宜中當了這些職位之後,那日子過得相當好了,不僅有不少人對他溜鬚拍馬屁,而且還有很多人給他送禮送錢,他是一個十足的貪官,自然對這些事情也樂此不疲。

三年級小孩當皇帝,奸臣掌握軍政大權,文相爺慘遭排擠

文天祥一行人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福州,雖然身上穿的衣服已經破爛不堪,個個都是一副乞丐的樣子,但是心中卻懷著無限的欣喜與熱情,似乎看到了希望。但是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踏入這個"小朝廷"之後,希望的曙光慢慢地被掩蓋。文天祥也氣惱,自己堂堂一個宰相會處處受到陳宜中的刁難,他想反抗,但是想到自己已經是無處容身了,所以也就對陳宜中一忍再忍。

三年級小孩當皇帝,奸臣掌握軍政大權,文相爺慘遭排擠

他以前對陳宜中的印象很不好,本以為陳宜中在國難當頭的時候,會慢慢地收起他的小人行徑,也學著"裝乖"一點了。誰知陳宜中因為有"臨陣脫逃"的前科,所以在心裡滋生了很強烈的自卑感,而文天祥是一個赤膽忠心的人,並且還人人仰慕,他看到這一切,就好像打翻了醋罐子,講起話來酸酸的,又隨時不忘擺架子,似乎要給文天祥一個下馬威,十足腐敗官僚的醜惡嘴臉。動不動就讓文天祥難堪,很多的大臣都看不下去了,但是礙於陳宜中是丞相,都不敢提文天祥上前,只是在心裡提文天祥感到不值。

文天祥受到刁難,心裡自然是很生氣,若不是要為大局著想,他肯定是要和陳宜中翻臉的。陳宜中是一個卑鄙小人,他獨攬軍政大權,自然不願意看文天祥在端宗身邊。畢竟文天祥是一個愛國的人,而在這個情況下,一個擁有愛國之心的人,才是國家的堅強後盾。但是陳宜中卻不需要愛國的人才,他倒是希望這個"小朝廷"出一些奸佞之人,懂得向他阿諛奉承,他才是最開心的。至於國家怎麼樣,他是一點不關心,反正天塌了,他有腿,實在不行再跑就是。而文天祥不一樣,即使天塌了,他還是會用盡最後一絲力氣,保衛自己的國家不受侵犯。一個奸佞小人,一個赤膽忠誠勢必會引發很多的矛盾,而真正能袒護文天祥的人,只能是那個年幼的端宗。

三年級小孩當皇帝,奸臣掌握軍政大權,文相爺慘遭排擠

端宗雖然是一個九歲小孩,但是也知道好人壞人吧!在加上朝堂上的人都對文天祥敬仰萬分,知道他是原來宋朝的宰相,而且還是一個忠心不二的人,時間長了,小皇帝肯定會信任他。這是陳宜中最不願意的看到的,陳宜中打心眼裡認為,文天祥的存在就是搶他的風采,所以他視文天祥為眼中釘肉中刺,想盡辦法把文天祥支開,這樣一來,端宗這邊就隨他指揮了。於是,他苦思冥想了一夜,終於想到了一個好主意,那就是派文天祥遠赴南劍州經略江西。這樣一來,既有正當理由把文天祥支開,還能堵住大小官員的嘴,甚至端宗那邊也不好出面阻擋。很快,文天祥接到命令,雖然他一萬個不情願,也還是到了南劍州,並且積極地招募豪傑,準備收復河山。

三年級小孩當皇帝,奸臣掌握軍政大權,文相爺慘遭排擠

宋朝臣子們擁立端宗,自然是元朝所不能容忍的,元朝伯顏命令已經成為俘虜的太皇太后,派了兩名宦官,千里迢迢去溫州,召二王速回臨安。這兩名宦官,領了太皇太后的懿旨屁顛屁顛的跑去了溫州。溫州的宋將看到懿旨之後,就把兩名宦官吊起來打,連同隨行的宋兵,一起扔到大海之中餵魚去了。元軍接到消息之後,感到非常生氣,於是即刻兵分三路南進,一路從浙江入福建,一路從浙江入江西,還有一路也是從湖南出發的,然後目的地是廣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