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為什麼這麼愛吃“辣條”?糖、鹽、脂肪,三大戒不了的物質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辣片或是辣條是很多人的兒時回憶,依稀記得自己小時候媽媽每天給的零花錢大多都”貢獻”給了辣條,放學回家的路上買一包吃,路上沒吃完還磨磨蹭蹭等消滅了“證據”後才捨得進家門。

小時候吃滿是味精的辣條辣的津津有味,現在的辣條不比從前5毛就能買一袋,但孩子們同樣喜愛,似乎“辣條”的魔力還在延續,但大家都知辣條不是健康食品,因此能剋制還是要儘量少吃甚至不吃的。

小孩子為什麼這麼愛吃“辣條”?糖、鹽、脂肪,三大戒不了的物質

糖、鹽、脂肪,三大戒不了的物質

在《鹽糖脂-食品巨頭是如何操縱我們的》這本書中,作者邁克爾·莫斯認為管不住嘴真不是 錯,因為看上去平平無奇的鹽、糖、脂這三種物質是我們“戒不掉的癮”先來說說糖。

糖代表能量,不過在食物中它代表甜食,孩子對糖的“抵抗力”比成年人差,因此孩子更容易表現出愛吃甜食,而甜食是能給人帶來美好感受的食物,糖在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脂肪深受味蕾喜愛,在食物中脂肪會讓味道變得更加柔和,和糖一樣它也會給人帶來愉悅感;鹽是“力量來源”,老一輩都說吃鹽才能有力氣,其實發揮作用的是鹽中的鈉。

根據新南威爾士大學的醫學院教授張普洪介紹,如果一天吃一包辣條,每日攝入鹽量就已經超標了。顯然鹽並不是吃的越多越好,並且脫髮有時候也是因為攝入鹽過多而造成的。鹽在味覺體驗上可以用“霸氣”來形容,因為它足以覆蓋很多其他調味料的味道,好或是不好的味道都能掩蓋。

小孩子為什麼這麼愛吃“辣條”?糖、鹽、脂肪,三大戒不了的物質

辣條少吃、不吃微妙

辣條的重要部分除了以上三種外,還有很關鍵的辣,辣味會對味蕾產生刺激,不管一個人喜不喜歡吃辣,辣條食品大多都在可接受範圍內,對喜歡吃辣的朋友來說是恰到好處,而對不常吃辣的人來說,偶爾一包辣條也吃得有滋有味。

考慮到健康飲食,很多家長把辣條這種垃圾食品拉入黑名單不讓孩子吃,而根據我國《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其中也列出了,辣條處在限制食用級別,建議一週一次甚至更少。高鹽高熱量高脂肪,辣條當之無愧是垃圾食品之王,但即便是這樣辣條受歡迎的情況依舊沒有改變。

明知道有害還選擇吃辣條,毫無疑問這些都是真愛粉,但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吃辣條的危害,相信很多人會改變之前的看法。

小孩子為什麼這麼愛吃“辣條”?糖、鹽、脂肪,三大戒不了的物質

脂肪超標/鈉超標

在營養成分表中,過去五毛一包的辣條脂肪含量是14.4克,而人體每日所需攝入的脂肪含量在60克左右。日常飲食加吃辣條,這意味著你一天攝入的脂肪很可能就超標了。而大多數小孩吃辣條家長都不知道,一日三餐加上1-2包辣條,脂肪就是這麼來的。

鈉超標也是類似的情況,營養成分表中標出的辣條鈉含量在2745mg,根據世衛組織之前公開的數據,每人每天的鈉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2000mg,否則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同時對腎臟也會造成壓力。

除了脂肪和過量的鹽外,其中的食品添加劑還有很多,一包辣條看起來不起眼,但用到的甜味劑多達五種,包括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以及安賽蜜,在之前的實驗中,研究人員用這些甜味劑讓實驗白鼠出現了肥胖症以及糖尿病。

除此之外,辣條中還有如乳化劑、穩定劑等能讓食物保存更長時間的物質,過量攝入食品添加劑將對肝臟造成負擔。

小孩子為什麼這麼愛吃“辣條”?糖、鹽、脂肪,三大戒不了的物質

經常食用辣條的危害

據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文章指出,約有17種癌症風險或是肥胖導致的,而脂肪超高的辣條吃多有可能造成肥胖。

其次是辣椒的過量攝入,吃辣吃多了會破壞胃黏膜,腸粘膜,吃辣吃出急性腸胃炎的案例並不少,甚至可以說是很常見的事。

此外,辣條的主要成分是麵筋,營養成分少的可憐,孩子吃了辣條,其他食物的攝入就會相應減少,久而久之可能會影響身體發育健康。此外辣條的添加劑等存在很大的隱患,包括衛生等難以保證,辣條在垃圾食品中“段位”其實也相當之高。

小孩子為什麼這麼愛吃“辣條”?糖、鹽、脂肪,三大戒不了的物質

孩子愛吃辣條,如何改變

1. 實事求是

吃辣條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依舊得到了延續,因此作為過來人的家長們其實也感同身受,實在是味道太好讓人忍不住嚐嚐。

很多孩子也知道辣條是垃圾食品,吃了對身體不好,但孩子們依舊會偷偷在家長不知道的地方吃辣條,比如在學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等到家基本上就吃乾抹淨,家長也不知情。

家長在有關問題上要明確告訴孩子辣條是垃圾食品,吃了對身體沒有好處,還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有關內容實事求是,讓孩子有清醒的認識和自我判斷,這樣孩子們在買辣條的時候也會有所考慮,減少購買或直接就不吃了。

小孩子為什麼這麼愛吃“辣條”?糖、鹽、脂肪,三大戒不了的物質

2. 延遲滿足

這個很好理解,延遲滿足其實就是鍛鍊孩子剋制的能力,如果面對美味辣條能夠做到延遲滿足,那麼孩子未來會慢慢改掉吃辣條的習慣。

延遲滿足這一理念在教育中非常常見,以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來替代當下的滿足,延遲滿足的重點不在延遲而在滿足,短暫的放棄是為了更長遠的收穫。

那麼在吃辣條這件事上要如何實現延遲滿足呢?首先家長要給孩子設置一個較為嚴格的規則環境,之後在此基礎上放出一道口子,這樣孩子們會更傾向於回報更大,但需要等待的結果。

小孩子為什麼這麼愛吃“辣條”?糖、鹽、脂肪,三大戒不了的物質

3. 替代滿足

孩子們吃辣條很少在家裡吃,有一部分願意是看著其他孩子吃自己饞了,因此如果家裡有其他吸引孩子的,又足夠健康的食品,孩子就不會眼巴巴的看著其他小朋友手中的辣條了。

現在的孩子物質條件更好了,但對辣條的熱愛其實沒有多少變化,只不過過去5毛一袋的辣條現在貴了,要幾塊錢一袋。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